楚汉相争的歇后语是楚汉相争—势不两立。楚汉相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因此寓意着势不两立。楚汉相争的结果: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获得最后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平定,最后唯原项羽封地...
楚汉相争的歇后语是“楚汉相争—势不两立”。这场战争发生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到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这个歇后语寓意着双方势不两立。楚汉相争的结果是垓下一战,刘邦全歼楚军,最终获得胜利。项羽败亡后,楚地陆续被平定,...
8. 楚汉相争,谋定天下。
楚汉相争歇后语下一句是势不两立。楚汉相争—势不两立为一句歇后语。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
【答案】: 歇后语:刘邦攻项羽———反败为胜。历史故事:楚汉相争彭城—战,刘邦大败,全军覆没,连其父亲和妻子均被羽俘,后刘邦用反间计,使项羽军师范增离去,又用“斗智不斗力”的战略方针,以致形成楚汉相持的局面、终使楚汉两家,以鸿界为界,“中分天下。”刘邦由弱变强,项羽由强转弱。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