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上敲鼓歇后语

高山上敲鼓的歇后语为远闻(远近闻名)。1、具体释义。高山上打鼓歇后是远闻(远近闻名)。表示站得高声音就传得远。这个歇后语一般是用来夸人的,褒义。表示对方非常有名,很远的人都能够知道。2、关于鼓的歇后语。第一句:西面敲鼓东面响——声东击西。第二句:爱打半边鼓——旁敲侧击。第三句...
高山上敲鼓歇后语
高山上敲鼓的歇后语为远闻(远近闻名)。
1、具体释义。
高山上打鼓歇后是远闻(远近闻名)。表示站得高声音就传得远。这个歇后语一般是用来夸人的,褒义。表示对方非常有名,很远的人都能够知道。

2、关于鼓的歇后语。
第一句:西面敲鼓东面响——声东击西。
第二句:爱打半边鼓——旁敲侧击。
第三句:响鼓不用重锤——一点就明(鸣)。
第四句:喜事过后敲皮鼓——马后炮。
第五句:吹鼓手丢掉封包——枉费力气。
第六句:灯草打鼓——不想(响)。
第七句:渔鼓艺人打鼓帮——敲竹杠。
第八句:吹鼓手过正街——一股气。
第九句:喇叭上安鼓风机——大吹。
第十句:锣齐鼓不齐——敲不到点子上。

歇后语的含义及作用:
1、歇后语的含义。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2、歇后语的作用。
歇后语诙谐、幽默并使人加深理解和记忆;歇后语能令人更加理解,更加形象生动得表达所要说的意思;让别人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并且比普通的说话更有强调性;是语言更生动,更容易理解意思;可以更明确要表达的意思。
2023-07-28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意思是指在到处都很有知名度,其中四面代表范围广。2023-09-1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2:32:0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高山上敲鼓----歇后语

    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这是一句富有趣味性和形象性的歇后语。其中,“高山上敲鼓”是形象的比喻,而“四面闻名”则是这一比喻所引申出的寓意。高山上敲鼓: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即在空旷的高山上敲鼓。由于高山地势高峻,声音能够传播得更远。四面闻名:这里的“闻名”与“鸣”谐音,寓意着鼓声...

  •  钢牙大兔子8 歇后语 草把做灯笼------ 高山上敲鼓------- 歪嘴讲故事-------卖布不带尺 --- 饭锅冒烟----- 宋江的军师-

    (1)草把做灯-粗心(芯)(2)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3)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4)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 (5)买布不帯尺—存心不量(良)(6)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7)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 草把做灯—— 粗心(芯)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歪嘴讲故事——斜(邪)说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打破砂锅——问到底 卖布不带尺——胡扯 饭锅冒烟——迷糊了(米糊了)宋江的军师——吴用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

  • 高山上敲鼓的歇后语为远闻(远近闻名)。1、具体释义。高山上打鼓歇后是远闻(远近闻名)。表示站得高声音就传得远。这个歇后语一般是用来夸人的,褒义。表示对方非常有名,很远的人都能够知道。2、关于鼓的歇后语。第一句:西面敲鼓东面响——声东击西。第二句:爱打半边鼓——旁敲侧击。第三句...

  •  罗知祭美曼 高山上敲鼓下一句是什么

    你问的可能是歇后语,完整的上下句有:高山上打鼓 --> 远闻。高山上打鼓 --> 高山上打鼓。远闻:远近闻名。也有说“高山打鼓--四方闻鸣”、“高山打鼓--响得不低”的。歇后语在各个地区的说法不尽相同,请适当参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