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九重阳上山 ——— 为的是登高。5、九月初八问重阳 ——— 不久;不九。含义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
120、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仿写谐音歇后语121、老母鸡抱空窝,不简单:利用了“老母鸡”和“抱空窝”的谐音,形容一个人孤立无援,独自承受困难。122、唐僧的耳朵豆面做的123、肚脐眼放屁——你咋响(想)的124、瞎子进烟馆–––摩登(摸灯)125、这些谐音歇后语通过音似字或相似音的巧妙搭配,表达出幽默、讽刺...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刀子切元宵--不愿(圆)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 的大有人在)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
九月初八问重阳 ———— 不久;不九 九月初八过重阳 ———— 不到时辰 过唔了重阳关 ———— 夭折 鬼儿爷戴胡子 ———— 假充老人 鬼儿爷带胡子 ———— 假充...
解释:“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3,《千秋岁·数声鶗鴂》北宋:张先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飞花雪。莫把幺弦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