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重阳节上山---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31、八十的老人吹喇叭 ——— 上气不接下气 32、重阳节上山 ——— 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33、月下老人绣鸳鸯 ——— 穿针引线 34、老人家拜年 ——— 一年不如一年 35、风地里的一盏灯 ——— 不知啥时候灭比喻老人风烛残年,不知啥时死去。
重阳节上山 ———— 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月下老人绣鸳鸯 ———— 穿针引线 老人家拜年 ———— 一年不如一年 风地里的一盏灯 ———— 不知啥时候灭(比喻老人风烛残年,不知啥时死去...
过唔了重阳关 —— 夭折 八十岁老人拄拐杖 —— 一颠一簸 八十岁老人站柜台 —— 老在行 重阳节上山——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八十岁老人学吹打 —— 上气不接下气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 八十岁老人堂上睡 —— 寿终正寝 八十岁老人打藜蒿 —— 日不死要柴烧 八十岁老人搭大瘟年里死 —— 犯不...
4、九重阳上山 ——— 为的是登高。5、九月初八问重阳 ——— 不久;不九。含义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