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构成有哪三条规律

1、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2、喻事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3、喻物类。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
歇后语的构成有哪三条规律
歇后语的构成的三条规律如下:
1、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
2、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意义,而且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
3、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打比方。
歇后语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1、谐音类。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
2、喻事类。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
3、喻物类。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
4、故事类。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

扩展资料:
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2019-12-15
比喻。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谐音。如:梁山上的军师——无(吴)用。
别解。如:隔墙扔孩子——丢人。

有的歇后语是两者兼有,如比喻兼别解,谐音兼别解。
别解是民间歇后语最典型的特色,歇后语主要就是靠别解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
别解就是利用汉语一词多义的特点,由歧义代替本义而构成。2016-12-25
鸡脑壳安在鸭颈上――不对头2016-12-26
形象,押韵,上口2016-12-25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21 22:16: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利淑英寻婵 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

    歇后语构成的三条规律 ①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释义);②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意义,而且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谐音);③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打比方(典故、故事)。你若满意此回答,请给予采纳,谢谢!

  • 1、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2、喻事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3、喻物类。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

  • 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汉语表达形式,其构成遵循三条规律:第一,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中的“照旧”直接解释了“外甥打灯笼”的含义。第二,后一部分不仅解释前一部分的意义,而且通过谐音双关构成新的意义。比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黄连”的谐...

  •  匡颂弭山芙 歇后语的奥秘

    (1)、歇后语的构成,一般可分为三种:①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②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根据以上认识;如:孔夫子搬家--...

  •  誉祥祥知识 歇后语、谚语、俗语三者有何区别?遇到一题语文作业:把下面的谚语补

    谚语则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客观规律和道理。比如,“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形象地描述了冬雪对农作物的好处。除此之外,还有许多谚语和歇后语的例子。谚语如“矮字面前莫说短”、“爱叫的母鸡不下蛋”等,都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歇后语如“爱克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