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翁失马是什么意思?塞翁失马成语造句和典故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说明了好与坏在一定条件或情况下会相互转换。寓意 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
塞翁失马是什么意思?塞翁失马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塞翁失马
[成语解释]
边塞一位老翁丢失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不仅自己回到了家,还带回了一匹好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成语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鲁公有马别之,略曰:‘寒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后必为福。’”
[正音]
塞,不能读作“sāi”或“sè”。
[辨形]
塞,不能写作“赛”。
[近义]
失之东隅,因祸得福。
[反义]
因福得祸。
[用法]
常跟“安知非福”连用。多用作安慰语。一般作宾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例句]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你第一次没考好,如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会考得好一些。
[英译]
A loss sometimes spells a gain.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靠近北部边城,住着一个老人,名叫塞翁。塞翁养了许多马,一天,他的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说这件事,跑来安慰,劝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了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会带来什么福气呢。”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很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过了几天,丢失的马不仅自动返回家,还带回一匹匈奴的骏马。
邻居听说了,对塞翁的预见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而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
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骁勇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颠簸,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塞翁说:“没什么,腿摔断了却保住性命,或许是福气呢。”邻居们觉得他又在胡言乱语。他们想不出,摔断腿会带来什么福气。不久,匈奴兵大举入侵,青年人被应征入伍,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不能去当兵。入伍的青年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
百科解释如下:
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是一个成语,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而《淮南子·人间训》中的这个故事,也被人们称作“塞翁失马”,被许多中小学课本录用。
成语信息
  【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示例】: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近义词】:因祸得福、亡羊得牢
  【反义词】:乐极生悲
朝代、作者、书籍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又名《淮南鸿烈》,是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原分为内中外篇,现仅存内篇21篇。书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的思想,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料和神话寓言故事,也记载了不少了秦汉间的轶事,内容比较丰富。
原文
  第一版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第二版本:
  塞上有老翁,马无故亡入胡。人皆吊之。其翁曰:“此岂不为福?”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翁曰:“此岂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髀。人皆吊之,翁曰:“此岂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翁。丁壮者引弦而战,死者十九。此翁之子,以跛故未上郑,得以全。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翻译
  靠近边境一带居住的人中有一个老人,他们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邻居们都为此来慰问他。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邻居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坏事呢?”他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们一家。那个老人说:“这怎么就不能变成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边境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生命。所以福变成祸,祸变成福,变化得没法子研究到底,深得没法子测量啊。
注释
  ⑴塞上:这里指长城一带;
  ⑵善术者:精通术数的人。善:精通,善于。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⑶亡:逃跑;
  ⑷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⑸吊:对其不幸表示慰问;
  ⑹其父[fǔ]:即为上文中的“善术者”。父,老汉(老人),古代对老年人的尊称。
  ⑺何遽[jù]:怎么就;表示反问。遽:通“讵”,就;
  ⑻福:好事。
  ⑼ 居: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⑽数月:几个月。
  ⑾将[jiàng]:带领;
  ⑿胡马: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马。
  ⒀贺:表示祝贺。
  ⒁富:有许多。
  ⒂良马:好马。
  ⒃好:爱好。
  ⒄堕:掉下来。
  ⒅髀[bì]:大腿。
  ⒆丁壮:壮年男子。
  ⒇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21)十:全部。
  (22)九:大多数。
  (23)以:由于。
启示
  福祸不单行。我们要善于用冷静的头脑,辩证的眼光看待福与祸。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可以转化为祸,祸也可变化成福。好事和坏事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换。
主旨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有两面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说明了好与坏在一定条件或情况下会相互转换。
寓意
  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2024-12-2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23:25: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sljlsm2013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淮南子》,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

  • 塞翁失马是一个成语,出自《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而《淮南子·人间训》中的这个故事,也被人们称作“塞翁失马”,被许多中小学课本录用。成语信息 【解释】: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祸福在一...

  •  翡希信息咨询 塞翁失马是什么意思视频?

    “塞翁失马”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会变成坏事。以下是该成语的详细解释:一、成语来源 “塞翁失马”的故事源自古代晋国,讲述了一位老人在边境牧马时遭遇的一系列变故。二、故事经过 马失而复得:老人的马从牧地上跑掉,邻居们来安慰他,但老人认为此事好坏难料。几天后...

  •  誉祥祥知识 塞翁失马的寓意 塞翁失马的寓意是什么

    塞翁失马的意思 这则成语意谓边塞一老翁丢了一匹马(塞翁:住在边界险要之处的老头儿),过了些日子,这匹马竟然带着一匹好马回来了。比喻虽然暂时遭受损失,却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文言文原文 夫祸富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 塞翁失马 解析:“塞翁失马”是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原文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