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让偶们查阅有关隋唐时期的20个成语典故详细一些哦!

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3.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
历史老师让偶们查阅有关隋唐时期的20个成语典故详细一些哦!
  1.请君入瓮
  释义: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是比喻某人用来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它揭露了酷吏的残忍,也教会人们一种以牙还牙的斗法;同时告诫人们不要作法自毙。
  出处:①唐·张鷟《朝野佥载·周兴》:“即索大瓮,以火围之,起谓兴曰:‘有内状勘老兄,请兄入此瓮。’”   ②《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天授二年》:“兴曰:‘此甚易尔!取大瓮,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2.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意思:指的是发生了原本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程咬金档案: 程咬金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投瓦岗寨。失败后归顺唐朝,西平突厥,功劳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执板斧,常伏于半路杀出,故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之说。   
  程咬金,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人物。他原名程(粤音咬)金,后称程知节,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说《隋唐演义》中,写成程咬金。他是一个带兵官,在隋末曾跟从李密、王世充等,后来跟随李世民,讨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时,官至大将军,后因率军西征无功而罢官,正史中有传。   在小说中,他是一员福将,用一对板斧为武器,武艺不太好,但运气却好。打仗时,遇到不强的对手,三板斧已经奏功,遇到强的对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无法取胜,便拍马逃去。现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等谚语,便出自这历史小说人物

  3.口蜜腹剑
  出于: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4.瓜田李下
  解释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释义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1]
  出处
  《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附:《君子行》   (《乐府解题》曰:“古辞云‘君子防未然’,盖言远嫌疑也。又有《君子有所思行》,辞旨与此不同。”)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君子行》:此首无作者名,《文选》卷二七作《古辞》,《艺文》卷四一、《诗纪》卷一三作《曹植》,又见《曹子建集》卷六,无“嫂叔不亲授”四句,注称“古乐府作古辞,冠字下有四句云云”,恐编者有误,故附此。

  5.成语词条: 百折不挠
  成语发音: 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释疑: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 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成语示例: 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百折不挠)
  成语故事: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带进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桥玄立即拿钱赎取,遭到桥直的怒斥。不多时,官兵包围了桥家,因怕强盗会杀桥直的儿子,迟迟不敢动手。这时桥玄愤怒地喊道:“我难道能因为儿子的生命而放了这伙坏人吗?”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结果,桥玄的儿子被强盗杀死了。人们称赞桥玄“百折不挠”,始终保持节操。

  6.成语词条: 博古通今
  成语发音: bó gǔ tōng jīn
  成语释疑: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成语出处: 《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成语示例: 你向有才女之名,最是~。(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博古通今)

  7.成语词条: 得天独厚
  成语发音: dé tiān dú hòu
  成语释疑: 天:天然,自然;厚:优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 他有一副好嗓子,学唱歌是~。
  (其中~代表本词条:得天独厚)

  8.成语词条: 海市蜃楼
  成语发音: hǎi shì shèn lóu
  成语释疑: 蜃:大蛤。原指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渺的事物。
  成语出处: 《史记·天官书》:“海旁蜃气象楼台,广野气成宫阙然。”《隋唐遗事》:“此海市蜃楼比耳,岂长久耶?”
  成语示例: 第五出是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正扮出~,好不热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五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海市蜃楼)

  9.成语词条: 深思熟虑
  成语发音: shēn sī shú lǜ
  成语释疑: 反复深入地考虑。
  成语出处: 《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穰侯列传》:“愿君熟虑之。”
  成语示例: 而其人亦得~,周旋于是,不过十年,将必有卓然可观者也。(宋·苏轼《策别第九》)
  (其中~代表本词条:深思熟虑

  10.成语词条: 病入膏肓
  成语发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成语释疑: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成语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成语示例: 吾观刘琦过于酒色,~,今见面黄羸瘦,气喘呕血,不过半年,其人必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二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病入膏肓)

  11.成语词条: 千载难逢
  成语发音: qiān zǎi nán féng
  成语释疑: 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成语出处: 《南齐书·瘐杲之传》:“臣以凡庸,谬徼(侥)昌运,奖擢之厚,千载难逢。”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当此之际,所谓千载一时不可逢之嘉会。”
  成语示例: 天下竟有如此奇事!怪不得叔叔说是我们闺中~际遇,真是旷古少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千载难逢

  12.成语词条: 妙手回春
  成语发音: miào shǒu huí chūn
  成语释疑: 指医生医术高明。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

  13.成语词条: 神机妙算
  成语发音: shén jī miào suàn
  成语释疑: 神、妙:形容高明;机、算:指计谋。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成语出处: 《后汉书·王涣传》:“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李贤注:“智算若神也。”
  成语示例: (周)瑜大惊,慨然叹日:‘孔明~,吾不如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神机妙算)

  14.成语词条: 一刻千金
  成语释疑: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成语出处: 宋·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成语示例: 他连鼻烟也不嗅了,看一看钟,六点还差十多分,他不能延误~的光阴。(茅盾《子夜》十)

  15.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16.熟能生巧
  【释读】
  这个成语,说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勤学苦练掌握规律,就能找出许多窍门,干起来得心应手。2012-01-29
济世安民 垂帘听政 文经武略 先下手为强 奋勇当先 舞文弄墨 不以为意 从容自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不确定是不是隋唐的2012-01-29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是耳熟能详的。其他的还有很多,在百度都能搜到。2012-01-2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21:50: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君子行》:此首无作者名,《文选》卷二七作《古辞》,《艺文》卷四一、《诗纪》卷一三作《曹植》,又见《曹子建集》卷六,无“嫂叔不亲授”四句,注称“古乐府作古辞,冠字下有四句云云”,恐编者有误,故附此。 5.成语词条: 百折不挠 成语发音: bǎi zhé bù náo 成语释疑: 折:挫折;挠:弯曲。比喻...

  •  messi10arg 中国哪个朝代最强呢

    民生最好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数个大治时期,其中影响最大的几个当数文景之治——开皇之治从这几个时期也很容易找出最能让国家富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几位帝王汉文帝——隋文帝民生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对这一方面进行着重分析:文景之治:汉朝在高祖时,由萧何制定诸多休养生息的政...

  •  迷醉有爱丶孹 有什么穿越的小说好看的啊拜托了各位 谢谢

    以至于偶们历史老师知道我喜欢隋炀帝,觉得这孩子不正常,囧。。。 论坛下载: http://www.11dream.com/read.php?tid=5379&u=41035 4、《原点》(完结) 作者:已不再是缨络 女主有点小恶搞 但是爱上男主后 两个人都被对方吃的死死的了 HOHO 男主非常优秀 论坛下载: http://www.11dream.com/read.php?tid=...

  •  误到人间走一回 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

    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它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幕及陇山头”。在这里他把驿骑...

  • jbp51bdfe579d 木兰属于哪个朝代?具体历史性的事件统统列出来

    根据北朝民歌《木兰辞》(又作《木兰诗》)(约作于北魏迁都洛阳以后,中经隋唐文人润色)的描述,对于花木兰的历史年代问题:目前有两种主要的民间说法是:第一种说法是:北魏太武帝年间,花木兰替父从军,参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战,木兰多次参与了北魏出击大漠兵伐柔然的战争,且表现突出,但却无人发现她...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