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最少十个,50个字左右

成语典故: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成语出处: 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成语例句: 尽都是把手为话,对酒当歌,郑州浪汉委实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10 奉天承运fèng tiān chéng yùn 成语典故: 奉:遵照;...
成语典故最少十个,50个字左右
1 俗不可耐   sú bù kě nài   
成语典故: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2 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成语典故: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矣。”   成语例句: 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悬崖勒马吧!(华而实《汉衣冠》三)  
3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成语典故: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成语例句: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灯下漫笔》)   
4 作威作福zuò wēi zuò fú   
成语典故: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独揽权威,行赏行罚。后泛指凭借职位,滥用权力。  
成语出处: 《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成语例句: 姜三膘子一辈子是作威作福,花天酒地。(曲波《林海雪原》二)  
5 作茧自缚   zuò jiǎn zì fù  
成语典故: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裹在里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来舟中示舍弟五十韵》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宋·陆游《剑南诗稿·书叹》:“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成语例句: 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作茧自缚,捆住自己的手脚。 6 重蹈覆辙   chóng dǎo fù zhé   
成语典故: 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成语出处: 《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成语例句: 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7 重熙累洽   chóng xī lěi qià   
成语典故: 熙:光明;洽:谐和。指国家接连几代太平安乐。  
成语出处: 汉·班固《东都赋》:“至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张铣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继之,故曰重熙累洽。”   
8 砥柱中流   dǐ zhù zhōng liú   
成语典故: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成语出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8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成语典故: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成语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成语例句: 宋人攻击王介甫,说他将明妃写成一个不忠君不爱国的人,其实是断章取义,故入人罪。(朱自清《清华的一日》)  
9 对酒当歌duì jiǔ dāng gē  
 成语典故: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成语出处: 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成语例句: 尽都是把手为话,对酒当歌,郑州浪汉委实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三折)  
10 奉天承运fèng tiān chéng yùn  
 成语典故: 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  
 成语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11 妇人之仁fù rén zhī rén  
 成语典故: 仕: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成语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成语例句: 吴王有妇人之仁,而无丈夫之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2011-12-09
成语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个成语出自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游记《醉翁亭记》。
“醉翁亭”位于滁州西南郊的琅玡山中,欧阳修以自己的号“醉翁”命名之,并常带一些宾客游览此山风景,并饮酒于醉翁亭中。《醉翁亭记》有这么一段文字:“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意思是:我和客人一起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我的心思不在酒上,而是在令人陶醉的美丽山光水色之中,山水给我的乐趣,心里是明白的,我都把它寄托在饮酒上。
“醉翁之意不在酒”用来比喻凡做此事而意图在彼者。也比喻别有用心。2019-02-0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0:20: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4. 疑邻盗斧:乡下人丢斧,疑心邻居之子,后发现斧子在谷中,再看邻居之子,不再像贼。此故事告诫人们不应无端猜疑他人。5. 揠苗助长:农夫拔苗助长,反致禾苗枯死。此成语用来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6. 劳苦功高:在鸿门宴上,樊哙为刘邦辩护,称其“劳苦功高”,体现...

  • jbpa41765a706 成语典故(最少十个,50个字左右)

    成语名称:胸有成竹 成语发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成语示例:毛委员~,决定马上向南去追赶部队。(陈伯钧《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

  • 9. 卧薪尝胆 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后,为报国仇家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苦心经营,最终雪耻灭吴,这一坚韧不拔的精神被概括为“卧薪尝胆”。10. 一鸣惊人 楚庄王在位初期,看似不理朝政,实则在暗中观察。当他认为时机成熟后,一改往日作风,重振朝纲。这一故事演变成了“一鸣惊人”的成...

  • 成语典故: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成语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2 悬崖勒马 xuán yá lè mǎ 成语典故: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

  • 5、划粥割齑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十几岁时,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便辞别母亲,只身来到应天府书院,拜当时著名学者感同文为师,学习经邦治国的知识,立志报国为民。在应天府书院期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他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划粥割齑),当作一天的饭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