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反思和超越的典故和名人故事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王阳明,龙场顿悟。 当时,王阳明因其上书得罪明朝宦官刘瑾...
求有关反思和超越的典故和名人故事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王阳明,龙场顿悟。 当时,王阳明因其上书得罪明朝宦官刘瑾,被贬黜至黔西南的龙场。在被贬黜之前,王曾受过“去衣廷杖之辱”,试想一个忠君报国、满怀为民谋利的儒家文人,因其奸臣当道,小人陷害,国君不明,身受杖打自然悲伤,但最难承受的是心理留下的伤疤。这在其文字“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方能听吾说话,句句得力。若茫茫荡荡度日,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的痛痒,恐终不济事。”中可以深深看出这“上封事,下诏狱”般的杖打经历给王阳明带来的心理创伤。 王阳明的龙场顿悟,其实是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走的问题。他深深思考中国文人向来追求的“内圣外王”的情节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怎么统一的问题:一个文人生存的价值是不是就是得到一个认可自身价值的开明君主的认可和赏识,在其封官印爵的名利下,引领君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理想追求?这样的得君引道是不是最佳的选择?换而言之,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你不能得到赏识和重用,你是否应该变通自己的主张,甚至改变自己的信仰和操守,去迎合世俗的逐利获得官场的一席之地?在报效祖国的立功,内省自身的立德,和著书立说的立言之间究竟哪个最为重要?立功、立德、立言不能兼顾时,又将怎么办? 所有这些问题均在龙场顿悟期间得到了深入的思索。王阳明下居龙场,野兽为伴,风餐露宿,身处逆境,备受艰辛,但终不忘自己的人生思考。龙场顿悟,也许是王悲哀旅迹的一角,但却酝酿了深深的变革。经过龙场之思,王阳明放弃了得君引道的方向,开始正视人生的另一种价值:立德与立言,通过自身的立德和立言来建构自己的立功。得君与不得君已经不重要,关键的是能将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不向世俗的卑微所妥协。这就是王阳明,一个身处逆境不移志向的人,一个不卑不亢的人,一个纵情豪放的人,一个洒脱真实的人。 这次龙场顿悟后,王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将龙场顿悟视为王阳明人生的分界线,一点也不夸张。黄宗曦在《明儒学案》中指出:“学成之前,有三变;学成之后,又有三变”。而这前三变和后三变之分界线就是龙场顿悟。前三变是指“泛滥词章”的涉猎阶段,“遍读考亭之书”的究心朱学阶段以及“出入于佛老”的交融阶段;后三变是指由“龙场悟道”之后提出“知行合一”之说的“以默坐澄心为学”阶段,到专门倡导“致良知”之教的阶段,再到居越讲学,“所操益熟”阶段。由此可见,龙场顿悟后,他转向了陆九渊的心学,开启了觉民行道的实践人生。他是我国历史上首推国民教育之第一阐发者和实践者。众所周知,向来曲高和寡的心学也只是在文人雅士和静身修养之人间推广,而王阳明却将博大精深的心学立到了教化民众上来,将觉民行道做为圣贤立身处世之重任,可见其心境修养之深,魄力和胆识够勇,眼光韬略之远。 就这两个,第一个可能有些勉强,第二个绝对是典故了。LZ凑合用吧。2013-08-03
卧薪尝胆 这个非常贴切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但被越国击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让伍子胥选后继之人,伍子胥独爱夫差,便选其为王。此后,勾践闻吴国要建一水军,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出兵要灭此水军,结果被夫差奇兵包围,大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捉拿勾践,范蠡出策,假装投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夫差也不听老臣伍子胥的劝告,留下了勾践等人,三年,饱受屈辱,终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日晚上睡觉不用褥,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他不时会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
  勾践为鼓励民众就和王后与人民一起参与劳动,在越人同心协力之下把越国强大起来。
  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见时机已到,假装赴会,领3000精兵,拿下吴国主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夫差悔当初未听伍子胥言,留下了勾践,死前,他只求,不要伤害吴国百姓。2013-08-0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02:44: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 王阳明,龙场顿悟。 当时,王阳明因其上书得罪明朝宦官刘瑾,被贬黜至黔西南的龙场。在被贬黜之前,王曾受过“去衣廷杖之辱”,试想一个忠君报国、满怀为民谋利的儒家文人,因其奸臣当道,小人陷害,国君不明,身受杖打自然悲伤,但最难承受的是心理留下的伤疤。这在其文字“时时刻刻须是一棒一条...

  •  小老鼠shushu 名人经过反省成功的例子

    5、楚庄王——励精图治:春秋战国,楚庄王继位后整日吃喝玩乐、不理朝政。后有一个大臣进谏,希望楚庄王能成为明君,并把庄王比作山上的一直奇鸟,鸟虽大,但终日听不到它叫。楚庄王听后,说,此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楚庄王勤于朝政,终成五霸之。

  •  帝都小女子 古人反省的例子

    一、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bai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

  •  泪海溃堤 中国古代有关反省的名言及实例

    故事:【《世说新语》“周处知错就改”的故事】 周处年轻时,为人蛮横强悍,任侠使气,是当地一大祸害。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山上有只白额虎,一起祸害百姓。义兴的百姓称他们是三大祸害,三害当中周处最为厉害。 有人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实际上是希望三个祸害相互拼杀后只剩下一个。周处立即杀死了老虎,又下...

  • 屈原因被放逐而遭受了极大的痛苦,但他却以《离骚》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情感,这部作品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左丘明在失去视力后,仍然坚持著述,最终完成了《国语》,这部史书详细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各国历史。孙武因受膑刑而失去双脚,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完成《孙子兵法》,这部兵书至今仍被军事家们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