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上自称";朕";的典故?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
古时候皇上自称";朕";的典故?
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诂》说:“朕,身也。”在先秦时代,“朕”是第一人称代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嬴政统一天下后,规定:“天子自称曰朕。”从此,一般人不能自称“朕”了。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

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尚书·汤誓>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朕——甲骨金文中都只作单数第一人称领格(所有格),即‘我的’。”如:《书·舜典》:“汝作朕虞。”意思是:“你作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大盂鼎》(金文):“勿废朕令”。意思是:“不要抛弃我的训令。”《离骚》:“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亲叫伯庸。“

或许有人说,《尚书·汤誓》中有“朕不食言”。意思是:“我不会说话不算数”。许慎《说文·舟部》释“朕”:“我也”。这些不都证明,在先秦朝代,“朕”也可以等同后世的“余”、“吾”、“我”吗?我们认为,今本《尚书·汤誓》已非原汁,难免被后人搀假。秦火以后,仅凭西汉儒家学者伏生口授,打上汉代烙印是十分可能的。许慎是东汉人,他对先秦词义的理解就更难确切了。

第二,“朕”字,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至尊若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例如《后汉书·和殇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2007-02-27
秦始皇始创的2007-02-27
从秦始皇开始。2007-02-27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28 00:03: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起航知识小百科 古代皇帝自称

    1、皇上一般称自己为:寡人、孤、朕等。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2、中国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就是说君主、诸侯王的权位是上天赋予的。所以君主、诸侯王就谦称自己是“寡人”。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单独;古代...

  •  一个糖果种味0d6 “寡人”和“朕”都是古时候君王的自称,分别是在哪几个朝代?

    最开始“朕”一词是一个普通的自称词汇,如同现在我们称呼自己为“我”一样。在最开始的时候,普通人也可以自称“朕”。《尔雅·释诂》载:“朕,身也”。先秦时期,这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称代词。不论你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称“朕”。屈原在《离骚》里说过:“朕皇...

  •  双紫婷系张 我想知道古代宫廷的人对自己的称呼。例如:朕、臣妾、本郡主等。

    1,对上,对平级,对下,自称不一。如皇帝对下称朕,见太上皇、皇太后自称儿臣。2,见帝王,有封号者可用封号,无封号皇(王)子、公主可用名字。3,平常自称,如吾、咱等,上对下也用的。4,有的自称专用,如清朝,见皇上、或奏章,满臣自称"奴才";汉臣则不可自称"奴才"。

  •  QQ号1067332963 求——古代帝王的所有称谓

    但“予(余)一人”这个最正统的皇帝的自称,皇帝在讲话的时候却极少使用,史书上也少有记载。 另外,还有一个自称“予小子”,是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尚书·太甲中》:“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这是商王太甲的自称。《诗经·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这是周成王的自称。《礼记·...

  •  帝瑶寒香飘 皇帝叫自己有几种称号

    一、朕 “我”的意思。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如屈原有词说“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二、寡人 意为“寡德之人”,表示自谦之意,又有无上的权力而有高处不胜寒之感,所以自称寡人。三、孤 与寡人同义。四、予 上有太上皇时,有时自称为予。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