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的相关典故

牛马走 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走”意为仆人,“牛马走”意为如牛马般被驱使的仆人。李善注:“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已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淙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
自称的相关典故
古人为向他人表示敬意,常采用尊人和卑己的形式来自称。这种自称即第一人称,但不采用“吾”“余”“予”等人称代词,而是有一些习惯的说法。现例举如下:下愚 《红楼梦》第 120 回:“下愚当时也曾与他往来过数次,再不想此人竟有如是之决绝”。牛马走 司马迁《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走”意为仆人,“牛马走”意为如牛马般被驱使的仆人。李善注:“太史公,迁父谈也。走,犹仆也。言已为太史公掌牛马之仆,自谦之词也。”张衡《东京赋》:“走虽不敏,庶斯达矣”。薛淙注:“走,公子自称走使之人。如今言仆矣”。敝人 鲁迅《华盖集·牺牲谟》:“敝人向来最赞成一切牺牲,也最乐于‘成人之美'”。仆 司马迁《报任安书》:“仆非敢如此也”。老臣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并非只有君臣关系的人才能自称“臣”,如《扁鹊见蔡桓公》:“今在骨髓,臣是以天请也”。愚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妾 《孔雀东南飞》:“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妾”限于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但不仅仅限于具有夫妻关系的女子在丈夫面前的自称。小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下官 官员自称“下官”。《孔雀东南飞》:“下官奉使命,言谈大有缘”。小的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小的在暗中调停”。小子 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学生 孔尚任《桃花扇》:“个个是学生提拔,如今皆成大僚了”。不仅读书人可谦称学生,官场中人也可谦称学生。《金瓶梅词话》第 74 回:“西门庆道:‘也是淮上一个人送学生的'”。又谦称为“学儿”。明无名氏《东篱赏菊》:“学儿是这彭泽县一个县丞”。小可 《水浒传》第 41 回:“小可不才,自幼学吏”。小生 孔尚任《桃花扇》:“小生姓侯,名方域,表字朝宗”。“小生”是读书人的自称。小老 《儒林外史》第 3 回:“我小老这一双眼睛,却是认得人的”。“小老”是老年人的谦称,又说成“小老儿”。《儿女英雄传》第 8 回:“公子,你折杀小老儿了”。卑人 元高明《琵琶记》:“人之孝者亦多,卑人何足称孝?”“卑人”犹言鄙人。卑微 《伍子胥变文》:“今乃不弃卑微,敢欲邀君一食”。鄙人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也可自称“鄙”。唐李复言《续玄怪录》:“鄙为崔氏妻,二男一女”。鄙夫 东汉张衡《东京赋》:“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于此”。老奴 《新唐书·李辅国传》:“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地下事先帝矣”。“老奴”作自称,限于臣仆。鄙臣 《晏子春秋·谏上》:“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鄙臣”犹言小臣。鄙生 明陈子龙《上石斋师》:“二者必有所审,无俟鄙生之忖度也”。“鄙生”为学生的自谦之称。鄙老 《晋书·王接传》:“求贤与能,小无遗错,是以鄙老思献所知”。“鄙老”是老人的自谦之称,犹言“老朽”。老朽 苏轼《与冯祖仁书》:“辱笺教累幅,文义粲然,礼义兼重,非老朽所敢当”。不佞 《国策·赵策二》:“不佞寝疾,不能趋走”。老拙 宋人陶 《清异录》:“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不才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以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不才”意为没有才能。老鄙 张隐《文士传》:“老鄙相闻,饥渴甚矣”。老仆 《史记·魏其武安俟列传》:魏其大望曰:“老仆虽弃,将军虽贵,宁可以势乎?”贱人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三韵》:“文人试静听,贱人请具陈”。不肖 明归有光《祭外舅魏光禄文》:“重以不肖连赛困顿”。作兼称,多用于父母死后。贱士 清龚自珍《暮春以事趋圆明园》:“期门嘱威武,贱士感蹉跎”。“贱士”为读书人自谦之称。不孝儿 林觉民《与父书》:“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贱臣 《韩非子·存韩》:“今贱臣之愚计,使人使荆”。“贱臣”是在君主或上司面前的自谦之称。婢子 《礼记·曲礼下》“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杜预注:“婢子,妇人之卑称也”。奴 南唐李煜《菩萨蛮》:“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奴”作为自称的谦词,通常用于女性,偶尔也用于男性。古代一些少数民族臣下在其主子面前也自称“奴”。明清两代宦官及清代旗籍官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下臣 《左传·文公十二年》:“使下臣致执事,以为端节,要结好命”。在下 《范进中举》:“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

2016-05-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7-12 17:33: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在《红楼梦》中,"下愚"是自称为“愚笨”的人,如某角色曾与人交往,却不料对方如此决绝。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自称"牛马走",意指像牛马一样被驱使的仆人,这是他对自己地位的谦称。鲁迅在《华盖集·牺牲谟》中,用"敝人"表达自己的谦虚态度。“仆”在司马迁的信件中,表示谦卑,如“仆...

  •  翡希信息咨询 “槛内人”“槛外人”有何典故吗?妙玉与宝玉何以自称呢?

    “槛内人”和“槛外人”的典故源于妙玉对人生真谛的感悟,妙玉自称“槛外人”,宝玉则自称“槛内人”。“槛外人”的典故:妙玉深信古人的诗句“纵是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这句话揭示了权贵之家无论多么显赫,终将面临死亡,归于尘土。妙玉自认为看透了这一点,觉得自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  云遮世说的生活 “槛内人”“槛外人”有何典故吗?妙玉与宝玉何以自称呢?

    妙玉二十岁,夏初,宝玉生日,妙玉赠生日帖,自署“槛外人”。次日,岫烟向宝玉述说妙玉自号“槛外人”“畸人”的缘故,宝玉听了如醍醐灌顶,回帖自署“槛内人” 。当时岫烟正要去找妙玉说话,而岫烟与宝玉同生日,可知暗场里岫烟也收到了妙玉的生日帖。妙玉二十一岁,秋,贾府抄检大观园。中...

  •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朕”,说:“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自称。”但是,这里要做二点说明:第一,“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先秦时代并不等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正像顾颉刚、刘起纡两位先生在《校释译论》指出的那样:“...

  • TeacherM 文言文中自称不肖的典故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又: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又:而所为恶不肖者,为其贱也.④品行不好,没有出息(多用于子孙)(不肖子孙)⑤旧时男子自谦词.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