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败涂地的成语典故

一败涂地,是一个汉语成语;一旦失败就肝脑涂染遍地。形容惨败。也形容处境十分狼狈或事情坏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一败涂地的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一败涂地的典故 秦末,各地诸侯...
一败涂地的成语典故
一败涂地的意思
一败涂地,是一个汉语成语;一旦失败就肝脑涂染遍地。形容惨败。也形容处境十分狼狈或事情坏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一败涂地的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
一败涂地的典故
秦末,各地诸侯起兵抗秦朝暴政,农民领袖陈胜在大泽乡也发动了起义。这时,沛县县令见局势不稳,心里恐慌。县吏萧何、曹参建议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
县令派人去召请刘邦,可是当刘邦的人马来到城下时,县令又怕刘邦回来罢自己的官。因此,他不但下令关闭城门,还打算杀掉萧何、曹参。萧何、曹参逃出城外,得到了刘邦的保护。
刘邦写了一封信射进城里,号召百姓响应起义。城里百姓果然齐心响应,杀死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并请他做县令。
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请你们另外推举更合适的人吧。"虽然刘邦多次谦让,最后还是担任了县令,被尊为"沛公"。
2024-04-1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7-07 20:44:5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康平松P3 一败涂地的成语典故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典故】秦末,各地诸侯起兵抗秦朝暴政,农民领袖陈胜在大泽乡也发动了起义。这时,沛县县令见局势不稳,心里恐慌。县吏萧何、曹参建议把逃亡在外的刘邦召回来。县...

  •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一败涂地的典故概括30字?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各地纷纷爆发反秦起义,当时沛县县令请刘邦来商议对策,见刘邦带来100多人就关闭城门不让进。刘邦用箭将告百姓书射入城中策反,城里人杀了县令来请刘邦做沛县县令,刘邦推辞说:“今置将不善,则一败涂地。”

  •  心靜如水MR3OP 一败涂地的典故简写50字

    一败涂地的典故简写50字:刘邦号召起义,百姓齐心响应,杀死县令,请其做县令。刘邦推辞说:"现在天下大乱,如果当县令的人推举不当,一旦失败,就要肝脑涂在地上。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无法收拾局面。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

  •  腾云新分享 一败涂地

    “一败涂地”这个成语来源于秦朝时期刘邦的故事。当时刘邦押送百姓去骊山做苦工,途中百姓大量逃亡,刘邦索性释放了剩余的百姓,并躲藏在山泽中。后来,沛县令想归附反秦起义军,但担心人心不服,便召刘邦回来协助。然而,当刘邦带百人回来时,沛县令又反悔并关闭城门。刘邦便在城外写信给城里父老,号召他...

  •  翡希信息咨询 一败涂地的意思

    成语来源: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原文为“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意思是天下大乱,诸侯纷纷起兵,如果任用的将领不合适,就会一败涂地。历史典故:秦朝末年,各地爆发反秦起义。沛县县令请刘邦来商议对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