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成语典故:出尔反尔

【成语故事】: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
小学二年级的成语典故:出尔反尔
【解释】: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故事】:

  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三十三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却又十分可恨。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疾苦,而且残害百姓。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又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孟子最后告诉邹穆公说:所以,大王不要去责怪他们、惩罚他们。如果实行仁政,您的百姓就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他们献出生命。2023-02-09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21 17:27: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故事】: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战国时,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吃败仗,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

  •  文暄生活科普 出尔反尔的典故是谁 出尔反尔指的是谁

    出尔反尔的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具体来说: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为“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含义:后来,“出尔反尔”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说话或做事反复无常,没有信用。...

  •  谷艾文艺苑 成语“出尔反尔”源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来源:成语“出尔反尔”直接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中曾子的话:“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为“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历史典故:战国时期,邹国与鲁国发生战争,邹国战败。邹穆公对此不满,认为百姓不为长官拼命,想要惩罚他们。孟子则指出,这是因为过...

  •  阿拉娜娜1 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邹国百姓并不相救。结果,邹国被打败,还被鲁国杀死了三十多名官吏。邹穆公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高兴。这时正好孟子来到邹国,邹穆公就问孟子:“在这次战争中,邹国的老百姓...

  •  翡希信息咨询 出尔反尔的典故是谁 出尔反尔指的是谁

    出尔反尔的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具体来说:典故来源:出尔反尔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原文为“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提醒你,提醒你!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将怎样对待你。成语含义:现在,出尔反尔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或做事反复无常,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成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