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岑彭传》:原文为“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意思是人们总是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地,又想攻取西蜀。唐·李白《古风》诗:其中有“物苦不知足;得陇又望蜀”之句,也表达了类似的含义。关于“得陇望蜀”的历史典故: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据《三国演义》...
“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得陇望蜀”典故: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让枯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
1. 得陇望蜀的主人公是刘秀。2. 得陇望蜀是一个成语,意为得到陇地后又希望得到蜀地,形容人贪得无厌。3. 这个成语的来源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4.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他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5. 当时,中国分为许多小国和割据势力,其中陇地和蜀地是两个重要的地区。6. 刘秀在征服...
刘秀。“得陇望蜀”的主人公是刘秀,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东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西汉建平元年,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适逢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随兄刘縯起兵于南阳,号称“舂陵军”。公元36年,汉军占领蜀地,光武帝“得陇望蜀”的...
“得陇望蜀”这一成语源自《后汉书·岑彭传》,描述了东汉时期,隗嚣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对抗朝廷的情景。岑彭平定陇地后,光武帝刘秀鼓励他继续南下,平定蜀地,寓意贪得无厌,得寸进尺。“指鹿为马”的故事,发生在秦二世时,丞相赵高企图篡夺皇位,故意混淆“鹿”与“马”的概念,以此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