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典故

诸葛亮“鞠躬尽瘁”,为蜀汉倾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而“空城计”则是诸葛亮运用智慧,成功击退敌军的经典战例。曹操的“才占八斗”形容其文采飞扬,而“捉刀”则描述了他让手下名将崔琰代他撰写文章的情况。曹植的“七步之才”则形容他的文思敏捷。关羽的“超群绝伦”和赵云的“一身是胆”分别...
三国时期的典故
刘备曾长时间清闲,事业毫无成就,被称为“髀肉复生”,形容他失去了往日的雄心壮志。而“后患无穷”则指他给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隐患。

刘备与诸葛亮的“三顾茅庐”成为千古佳话,刘备多次诚心拜访诸葛亮,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诸葛亮初出茅庐,缺乏经验,但很快就展示了过人的才智,这被称为“初出茅庐”。诸葛亮的“虎踞龙盘”描述了南京的地势险峻,而“集思广益”则展示了他广纳群言,使工作效果显著。

诸葛亮“鞠躬尽瘁”,为蜀汉倾尽全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而“空城计”则是诸葛亮运用智慧,成功击退敌军的经典战例。

曹操的“才占八斗”形容其文采飞扬,而“捉刀”则描述了他让手下名将崔琰代他撰写文章的情况。曹植的“七步之才”则形容他的文思敏捷。

关羽的“超群绝伦”和赵云的“一身是胆”分别形容了他们无人能及的武艺和胆量。周瑜“顾曲周郎”则体现了他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巢毁卵破”比喻国家或集体遇到不幸时,其成员也无法幸免于难。而“坚壁清野”则是曹操谋士荀彧提出的饿死、困死敌人的作战策略。

“如嚼鸡肋”形容事情乏味至极,而“老牛舐犊”则形容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杜预的“势如破竹”则形容军队连战连胜的局势。

“车载斗量”形容数量非常多,而“断头将军”则形容壮士宁死不屈。吕蒙的“吴下阿蒙”则讽刺他从前不学无术,现在却变得有才学。

“想当然”则形容没有事实依据的主观臆断。郭嘉的“兵贵神速”强调用兵需迅速果断。张郃的“出言不逊”则形容他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大器晚成”形容优秀的人才需要时间成长。庞统、陆绩、顾邵的“负重致远”比喻他们肩负重任,将才能带到远方。

“乐不思蜀”则形容刘禅沉迷享乐,忘却了自己的国家。2024-12-1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01:56: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三国时期有哪些著名典故

    三国时期的著名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望梅止渴:内容:曹操在行军途中失去水源,士兵口渴难耐。曹操传令前方有梅子林,酸甜可口可解渴,士兵听后口中生津,最终曹操借此带领士兵找到水源。意义:形容愿望无法实现时,用空想安慰自己。刮骨疗毒:内容:关羽曾被乱箭射中右臂,伤口愈合后每逢阴雨天骨头疼痛。医...

  • 三国时期有以下著名典故:望梅止渴: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们因失去水源而口渴难耐。曹操便传令说前方有梅子林,果实酸甜可口可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生津,最终曹操借此机会将士兵们带到前方有水源的地方。刮骨疗毒:关羽曾被乱箭射中右臂,伤口愈合后每逢阴雨天便疼痛难忍。医生告知需剖开手臂刮骨除毒。

  •  谷艾文艺苑 三国时期有哪些著名典故

    三国时期的著名典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望梅止渴:典故内容: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们因失去水源而口渴难耐。曹操为了激励士兵前行,谎称前方有梅子林,酸甜可口可解渴。士兵们听后口中生津,最终曹操带领他们找到了水源。意义:此典故体现了曹操的智谋和激励士兵的能力。刮骨疗毒:典故内容:关羽曾被乱箭射中...

  • 1、肉的血案 春秋时郑国公子宋食指跳动,他像公子归生说将吃好东西,果然郑灵公烹一大鼋宴请众臣,归生将此事告知郑灵公,郑灵公说应验不应验还不是我说了算,结果故意没给公子宋吃。公子宋恼羞成怒夹了郑灵公面前的肉,戏言道:岂不是还是应验了。本来就是郑灵公做得不对,如果他此时宽容一...

  • 《三国演义》的典故: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煮酒论英雄、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舌战群儒、隆中对、单骑救主、七擒孟获等。1、三顾茅庐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今襄阳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