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识途历史典故_老马识途故事

老马识途 历史典故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
老马识途历史典故_老马识途故事
  老马识途,意为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 经验 ,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想知道老马识途的 典故 是什么吗?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老马识途 历史 典故,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老马识途 历史典故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 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 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 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 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 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 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老马识途解析
  [释义]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语出] 宋·毛谤《寄曹使君》:“请同韶采公勿疑;老马由来识途久。”

  [正音] 识;不能读作“zhì”。

  [辨形] 途;不能写作“涂”。

  [近义] 识途老马 驾轻就熟 轻车熟路

  [反义] 不知所以

  [用法] 含褒义。多用在书面语里。比喻那些富有工作经验的年长者容易把工作做好。一般作主语、谓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识途老马”有别:~是“原来的马认得路”;用来比喻一种情况;可作谓语;可用作分句;“识途老马”是比喻人;一般不能作谓语或分句。

  [例句] 他虽然年高;但~;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英译] An old hand is a good guide。
  老马识途 造句
  1. 工作中老马识途之人的指导必不可少。

  2. 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秘的最佳指引。

  3. 老马识途添病骨,穷猿投树择深枝。

  4. 原盼他老马识途,没想到竟然和我们一样初游此地,这下可要冒险了。

  5. 团中就你老马识途,这次 旅游 理当由你作 导游 。

  6. 识认古文字,他老马识途,我则没啥经验。

  7. 父母们对我的烦恼非常了解,真是老马识途。

  8. 他虽然年高,但老马识途,还是可以做个顾问的。

  9. 有老马识途的老王领队,我们不会迷路。

  10. 投资 股票 ,你是老马识途了,请给我一点指导吧!

  11. 不一定越老越没用,老马识途不是个反例吗?

  12. 我忧愁什么,老马识途,有你这位前辈跟着呢,我还怕啥?

  13. 进入森林后,他老马识途般地带着我们穿梭在羊肠小径之中。

  14. 放心吧!小王老马识途,不会迷路。

  15. 张先生老马识途,跟著他走一定不会迷路。

  16. 他是老马识途,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必然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17. 这座捷运站出口那么多,要不是老马识途,必然迷路。

  18. 刘老师的 下棋 经验丰富,老马识途,有他在旁边指点,保你这一局会赢。

  19. 他对台湾各大山脉可算是老马识途,如有要 登山 ,可向他请益帮忙。

  20. 这项工作还是交给老张吧,他有丰富的经验,老马识途,一定会完成得很好。

  21. 这次登山,幸好老王老马识途,才能顺利爬完。

  22. 车间里的机器经过老吴一整修,每天生产都非常正常,工人们都称赞老吴是“老马识途”。
  老马识途 成语 接龙
  途遥日暮 暮夜无知 知足常乐 乐极生悲 悲痛欲绝 绝薪止火 火烧火燎 燎原烈火

  火上浇油 油渍麻花 花街柳陌 陌路相逢 逢场作乐 乐此不倦 倦尾赤色 色丝虀臼

  臼灶生蛙 蛙鸣鸱叫 叫苦连天 天渊之别 别具只眼 眼跳耳热 热心苦口 口燥唇干

  干啼湿哭 哭哭啼啼 啼饥号寒 寒蝉凄切 切理会心 心细于发 发纵 指示 示贬于褒

  褒贬与夺 夺胎换骨 骨鲠在喉 喉长气短 短中取长 长生不死 死灰槁木 木石心肠

  肠肥脑满 满打满算 算尽锱铢 铢两相称 称贤使能 能言快语 语重心沉 沉声静气

  气喘如牛 牛黄狗宝 宝马香车 车无退表 表里相济 济苦怜贫 贫而乐道 道不举遗

  遗物识心 心旷神怡 怡声下气 气壮如牛 牛衣病卧 卧雪眠霜 霜凋夏绿 绿林好汉

  汉官威仪 仪表堂堂 堂堂正正 正色危言 言简意少 少条失教 教一识百 百丈竿头

  头眩目昏 昏昏沉沉 沉著痛快 快意当前 前街后巷 巷议街谈 谈不容口

猜你喜欢:

1. 老马识途的主人公是谁

2. 中国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3. 厚积薄发典故

4. 管仲相齐的典故大全

5. 纸醉金迷的典故2022-05-2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00:26:1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文暄生活科普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是?

    随行军士,各敲金击鼓,既可驱散阴气,又可使各队士兵闻声集合。管仲见山谷险恶,急令寻找出路,却东冲西撞,盘旋曲折,却全无出路。此时,管仲想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老马识途。他解释道:“老马多从漠北而来,熟知道路,可选几匹老马,观察它们的方向,然后跟随它们前进。”齐桓公采纳了建议,选取...

  • 老马识途的历史典故源于《韩非子·说林上》。故事讲述了齐桓公应燕国请求,率军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时,军队迷路了。在这种情况下,齐桓公采取了老马识途的策略,释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这个典故比喻经验丰富的人能够凭借熟悉的情况起到引导作用。故事中的主角是齐桓公,而非韩非。韩非是《韩...

  •  宜美生活妙招 老马识途的典故是什么?

    老马识途的典故讲述的是齐桓公率军出征山戎时,利用老马熟悉地形的优势成功走出迷谷的故事。具体来说:背景:公元前663年,齐桓公率领大军出征山戎,途中遭遇敌人诡计,被引向类似迷宫的险地,导致大军迷失方向。事件:在此紧急时刻,管仲提出利用老马熟悉地形的优势来寻找出路。齐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让几...

  •  翡希信息咨询 老马识途的典故

    “老马识途”的典故源自战国时期韩非子的《韩非子·说林上》,具体解释如下:故事背景:春秋时期,管仲和大夫隰朋跟随齐桓公攻打孤竹国。军队在寒冬中迷路,无法找到归途。典故内容:管仲利用老马对曾经道路的记忆,放任它们引导。老马凭借自己的经验,最终带领军队找到了归途。寓意:智慧与经验:老马识途象征...

  •  翡希信息咨询 老马识途的出处典故意思

    老马识途出自《韩非子·说林上》。典故: 管仲和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时迷失了道路。 管仲提出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来找到路,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意思: 字面意思:老马认识曾经走过的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深层含义:故事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