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七步成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七步成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其中的历史典故如下:- 背景:三国时期,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才华横溢,曹操曾有意立他为太子。但曹植因好酒、任性而误事,最终曹操立了曹丕为太子。- 事件:曹丕即位后,担心弟弟曹植与他争位,便多次想加害于他。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
成语“七步成诗”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成语“七步成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
其中的历史典故如下:- 背景:三国时期,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才华横溢,曹操曾有意立他为太子。但曹植因好酒、任性而误事,最终曹操立了曹丕为太子。- 事件:曹丕即位后,担心弟弟曹植与他争位,便多次想加害于他。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大殿之上走七步,然后以“兄弟”为题即兴吟诗一首,诗中不能出现“兄弟”二字,若不成则痛下杀手。- 结果:曹植在悲愤中踱步之间成诗一首:“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这首诗后,感到很羞愧,没有下手杀曹植,只是将他贬为安乡侯。

这首诗反映了曹植对兄弟相争的悲愤之情,也成为了“七步成诗”这一成语的由来,用来比喻人的才思敏捷,知识渊博。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07:51: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七步成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其中的历史典故如下:- 背景:三国时期,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子,才华横溢,曹操曾有意立他为太子。但曹植因好酒、任性而误事,最终曹操立了曹丕为太子。- 事件:曹丕即位后,担心弟弟曹植与他争位,便多次想加害于他。有一次,曹丕命令曹植在...

  •  翡希信息咨询 七步成诗成语故事 七步成诗是说谁的

    成语出处:“七步成诗”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

  •  湖北倍领科技 七步成诗的意思

    七步成诗,汉语成语,拼音是qī bù chéng shī,意思是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成语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校易搜全知道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七步成诗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有名的家庭,父亲曹操不仅是军事家和诗人,他的两个儿子曹...

  •  小茹谈教育 七步成诗的历史人物是谁?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译文:魏文帝曹丕曾经命令东阿王曹植在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作不出的话,就要动用死刑。曹植应...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