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车载斗量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背景:三国时期,东吴袭取了蜀方的荆州,导致蜀将关羽兵败被杀,吴蜀双方关系紧张。公元221年,蜀主刘备称帝,并出兵伐吴。为了对抗蜀汉,吴主孙权决定向曹魏求援。出使魏国:东吴中大夫赵咨被孙权选中,奉命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临行前,孙权对赵咨寄予厚望,并嘱咐他切勿丢失东吴的体面。曹丕试探...
历史文化探索:车载斗量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车载斗量的典故及故事介绍如下:
出处:
车载斗量这一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典故:
背景:三国时期,东吴袭取了蜀方的荆州,导致蜀将关羽兵败被杀,吴蜀双方关系紧张。公元221年,蜀主刘备称帝,并出兵伐吴。为了对抗蜀汉,吴主孙权决定向曹魏求援。出使魏国:东吴中大夫赵咨被孙权选中,奉命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临行前,孙权对赵咨寄予厚望,并嘱咐他切勿丢失东吴的体面。曹丕试探:在接见赵咨时,曹丕故意试探他对吴王的评价。赵咨列举了吴王孙权的种种优点,如重用鲁肃、选拔吕蒙、俘于禁而不杀等,来证明吴王孙权的英明。从容对答:曹丕又换用恐吓的口气询问赵咨,吴国是否害怕魏国。赵咨毫不畏惧地回答说,吴国有雄兵百万,据江、汉天险,无需害怕。车载斗量:在一席从容的对答后,曹丕对赵咨大为叹服。他询问赵咨,东吴像赵咨这样有才能的人有多少。赵咨回答说,聪明特出的人才不下八九十人,而像他这样的则多得可以用车装、用斗量,数也数不清。结果:曹丕听了赵咨的回答后,赞叹不已,并对赵咨表示了高度的敬意。赵咨回到东吴后,孙权对他更加赏识重用,官拜为骑都尉,嘉奖他的不辱使命。
2025-01-2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7-12 21:12:2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车载斗量这一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典故:背景:三国时期,东吴袭取了蜀方的荆州,导致蜀将关羽兵败被杀,吴蜀双方关系紧张。公元221年,蜀主刘备称帝,并出兵伐吴。为了对抗蜀汉,吴主孙权决定向曹魏求援。出使魏国:东吴中大夫赵咨被孙权选中,奉命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临行前,孙...

  •  关予小鱼 车载斗量的历史典故

    车载斗量的历史典故如下:1、在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和吴国皇帝孙权共同商议抗击曹魏的计划。孙权派遣都尉赵咨前往蜀汉,向诸葛亮表达联合抗曹的意愿。赵咨到达蜀汉后,诸葛亮向他询问吴国的军事实力。赵咨回答说:“吴国拥有士兵一百万,而良将众多,多如牛毛。”2、诸葛亮听后非常钦佩孙权的实力,便...

  •  小魏在旅途 车载斗量的典故和说明

    一、典故 “车载斗量”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逐鹿中原、英雄辈出的时代,这个时期有个叫赵咨的小官僚。刘咨是三国时期吴国吴王孙权手下的一名官员,他才华出众,机智善辩,有...

  •  谷艾文艺苑 成语“车载斗量”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车载斗量”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中的“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典故如下:- 背景:三国时期,吴蜀两国曾联合对抗曹魏,但后来因矛盾产生冲突,东吴杀了蜀国大将关羽并夺取荆州。刘备因此大怒,发动大军讨伐东吴。- 使节出使:东吴为了抵御刘备的攻势,打算与...

  •  宜美生活妙招 车载斗量的故事

    曹丕的傲慢:曹丕对赵咨的态度傲慢,并带有侮辱性质。然而,赵咨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十分巧妙地回敬了曹丕,令曹丕对他刮目相看。赵咨的回答:曹丕对赵咨的才能表示佩服后,询问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多不多。赵咨自信地回答,说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车载斗量,不可胜数”。典故来源:这个故事被记录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