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出处故事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出处故事部分如下:1、一鼓作气 (1)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解释:一鼓:第一次击;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3)故事: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出处故事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出处故事部分如下:

1、一鼓作气
(1)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解释:
一鼓:第一次击;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3)故事: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产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
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
(1)出处:
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2)解释: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意人名叫吕不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
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
(1)出处: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已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日:‘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齐己不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2)解释:
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妥处的老师。
(3)故事:
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僧人齐己性喜赋诗。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2023-08-22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21 09:43:3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幼儿园成语典故:1、醇酒妇人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赵国被秦兵围困,赵相平原君派人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军救赵,迫于秦国的压力,晋鄙不敢行动。魏公子信陵君盗取兵符,杀了晋鄙,亲自率军救赵。他中了秦王的反间计被魏王免职,他只好纵情于醇酒美人之中。2、率兽食人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

  • 老虎抓住狐狸准备吃掉,狐狸自称是天帝指定的百兽之王,吓唬老虎。老虎不信,狐狸便带它游走森林,所有野兽因怕老虎而逃,老虎信以为真,便放了狐狸。4. 对牛弹琴 公明仪是位擅长弹琴的人,一日他看到一头牛在河边吃草,便对着牛弹琴。尽管琴音悦耳,牛却毫不理会。一个过路人解释说,不是琴技不好...

  •  xyw胖小胖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1、入木三分(王羲之)出自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2、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  宸辰游艺策划 典故成语故事,典故成语故事100 字

    以下是几个典故成语故事,每个故事在100字左右,以markdown格式输出:1. 百川归海 成语来源:源于西汉刘安集合人才编写的巨著。成语意义:形容众多事物汇聚在一起。故事内容:百川最终都流向大海,象征着众多事物最终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或统一的目标。2. 杯弓蛇影 成语来源:乐广请朋友喝酒时的故事。成语意...

  •  酸天风b 100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

    千金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高山流水:伯牙钟子期 道不拾遗:国家治理的好 大义灭亲:州吁杀死哥哥卫桓 志在四方:重耳四处游历,后回国当君 退避三舍:晋国对楚国礼让三十里 病入膏肓:晋景公生病做了个梦 唇亡齿寒:虢国与虞国相互依存 居安思危:晋国时刻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 卧薪尝胆:越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