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移民典故

总的来说,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明朝时期山西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有组织的迁徙,形成了今天山东多地的聚居地。
明朝大移民典故
在中国黄淮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唤何名,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歌谣伴随着一个广为民间传颂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故事。然而,这个话题在学术界曾长期被忽视,直到清朝末年,官员景大启和刘子林在山东倡议修复大槐树遗址,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发起的活动,伴随着《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的编纂,与“寻根热”一同让洪洞移民研究逐渐升温,特别是山东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村落,据统计分布在92个县市,数量众多。
移民活动主要发生在明朝,如洪武年间,户部郎中刘九皋建议将河北地区人口迁往地广人稀的山东,朱元璋采纳后,山西平民被移民至东昌府等地,如临清、聊城市。文献记载,从洪武二十一年到二十五年,移民活动频繁,影响深远。例如,后军都督朱荣报告称有山西贫民迁居大名、广平等地,总计二万六千多顷田地被分配。
洪洞移民在山东的两个集中区是聊城市和菏泽市,特别是聊城市有明确的明朝文献记载。洪洞移民的活动不仅限于东昌府,还包括兖州府,如洪武二十八年,朝廷下令动员迁民至多个府州屯田,兖州西部的菏泽地区尤其密集。洪洞移民的原籍地在山西的太原府、平阳府等地,大槐树作为他们的象征,成为移民记忆中的家乡标志。
尽管民间传说中有官府强制移民的故事,但大多数移民是有序组织的,到达后进行有组织的屯田。移民的特征,如小拇趾甲的形态,成为他们身份的标记。这些传说反映了历史的部分真实,但也包含了一些未经证实的民间故事。总的来说,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明朝时期山西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有组织的迁徙,形成了今天山东多地的聚居地。
扩展资料明朝在洪洞大槐树处迁民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移民。元末战乱之后,历经20余年,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布满了战争的创伤;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 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
2024-07-23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7-13 17:33:4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总的来说,洪洞大槐树移民是明朝时期山西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有组织的迁徙,形成了今天山东多地的聚居地。

  •  想自由崬 明朝大移民的历史典故

    在黄淮地区广为流传着一首歌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民间还流传着若干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故事。根据民国《洪洞县志·卷七·舆地志》记载:大槐树,在城北广济寺左。按《文献通考》,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北平、山东、河南等处,树下为集会...

  •  文暄生活科普 明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真相

    历史典故中,流传着关于大槐树和老鹳窝的歌谣,歌颂着移民们动身时的离愁别绪。清末,景大启等人在大槐树旁建起了碑亭和牌坊,并编辑了一本《山西洪洞古大槐树志》。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出现,洪洞移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关于洪洞移民的研究论著数量也颇为可观。传说中,不愿移民的男女老幼在官兵...

  •  上海贡苒网络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1. 关于洪洞大槐树移民,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明朝的永乐年间。由于元末农民战争主要波及中原地区,导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人口急剧减少。尽管洪武年间有所恢复,但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再次造成该地区人口流失,因此明朝政府不得不从山西向山东大量移民。2. 至于清朝初期的移民,是由于张献忠在四川的屠杀以及...

  •  Kdfvgddvf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国人有句人俗语,两人相见,若互通姓名,如同姓即随口而出:“五百年前是一家。”这个典故应从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谈起。明朝初年,为了恢复因战乱灾荒而荒芜了的中原广大地区的经济,明go-vern-ment下令在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集中移民,从明初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时间为500年左右,大槐树移民后裔已遍及...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