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分庭抗礼”的意思是指双方地位相等,以平等的礼节相见,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背后的典故如下:- 故事背景:有一天,孔子领着学生在河边游玩时,遇见了一位见解深刻的渔翁。孔子虚心地向渔翁求教,渔翁也被孔子的诚心所感动,便向他传授了一些政治哲学及人生修养等方面的道理。孔子对此...
含义:分庭抗礼原指古代宾主相见时,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现比喻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典故内容:孔子在杏坛上弹琴唱歌,一位渔父听到琴声后前来,与孔子及其弟子进行了深入的对话。渔父对孔子的治国理念提出了批评,认为孔子没有君侯之位却独自修治礼乐、排定人伦是多余之举。
“分庭抗礼”的意思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后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庭:庭院。抗:原作“伉”,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主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平起平坐、相互抗衡或互相对立搞分裂、闹独立。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
分庭抗礼指的是古代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可以抗衡。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享 复制链接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058810836554352419/answer/4642489255.html 新浪微博 微信扫一扫 举报 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