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典故

大智若愚典故 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搓。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
大智若愚典故
  大智若愚是指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你们想要了解大智若愚的典故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大智若愚典故,供大家阅读!
  大智若愚典故   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象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搓。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
  大智若愚解析   [释义]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
  [语出] 宋·苏轼《贺欧阳修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辨形] 智;不能写作“志”。
  [近义] 大巧若拙 深藏若谷 虚怀若谷 不露锋芒
  [反义] 锋芒毕露 不可一世 愚不可及
  [用法] 指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谦虚谨慎。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结构] 主谓式。
  大智若愚造句   1. 秋月白露至,送你三滴白露水:首先送你知识露,大智若愚想法多;然后送你爱情露,浪漫甜蜜情感多;最后送你摇钱露,财源滚滚伴你来。
  2. 第二种是太笨的人,这笨所说的当然不是指的大智若愚的那种,而是指的头撞南墙不回头的人,笨的不开窍,无可救药的那种。
  3. 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
  4.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道若隐,自认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5. 懂得因人成事,谁说他不是大智若愚?凯奇不乐意,开玩笑剑法哪有那么简单学会,老杰克传授的刀法还没有领悟呢。
  6. 首座从小看着勿忘长大,他的一切首座非常知晓,对勿忘日日夜夜勤练武功的精神大为赞赏,他虽没有其他的师兄那么聪明,但是“大智若愚”。
  7. 这才是嘛,不在意陋规和恶俗,我看你很有高僧的风范,就像《昆仑》里的花生,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
  8. 超仁孩儿,你大直若屈,大智若愚,待人推心置腹。
  9. 勿恃小智,勿弄奇巧,息竞争心,它包含了大智若愚、藏巧于拙,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谨言慎行、因势利导,精益求精,虚心纳谏、博采众长,居安思危、留有余地等范畴。
  10. 大智若愚的最高境界,便是让人将你睿智的言行当作是蠢如鹿豕。
  11. 大智若愚,当然“难得”;聪明人要装出糊涂样,而且要装得“象煞有介事”,也很“难得”,所以要“学为”。
  12. 有的惹不起,有的是熟人,球场的“三从一大”到了官场,就变成听从、服从、跟从和大智若愚,三从一大。
  13. 整个一个大智若愚型外愚内智。
  14. 孟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是缺心眼儿似的,但是凡事他心里都有数,甚至有时候他看的比孔飞还要透彻,可能这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15. 这“难得”的糊涂,“学为”的糊涂,不是痴呆儿天生的糊涂,而是性存忠厚者大智若愚式的糊涂,或是自作聪明者假痴假呆式的糊涂。
  16. 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自然不会笨,只是或许你恰巧属于那种非常稀少的大智若愚型的人吧。
  17. 杨玮属于大智若愚型,他一听房卫国的话立刻明白了一切,因此将本来自己早已打算好的做法全盘推翻,说道:“那好吧,我们下午继续强力攻击,不给对方一点回本的机会。
  18. 中国文化讲“大智若愚”的一种精神思想,大智具有无形无色无声无踪的特征,如万斛泉源、随时涌出。
  19. 小少爷跟少爷一样聪明,只不过少爷是大智若愚,而小少爷是慧心妙舌,家主,楚家有福气啊。
  20. 天下间都说我萧文凌是傻子,其实我是大智若愚型的人物,你也看到了,我英俊潇洒,气宇轩昂,风流倜傥,人见人爱……
  21. 王继坤心中不禁暗暗叹服邋遢老伯大智若愚,洞察秋毫的能力,为自己远远所不及。
  22. 而且单飞也曾经说过几句很有道理的话,他说,大智若愚,大勇若怯,大音希声。
  23. 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正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羽翼未丰时要懂得藏拙。
  24. 并非反应迟钝,不擅言辞的同义语,而是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雄辩家定计施谋的法宝之一。
  25. 这个蒲落,完全是大智若愚型的,不可以低估他的能力,如果他长期在自己身边,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他揭穿的。
2022-07-0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20:53: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大智若愚的典故

    大智若愚的典故出自宋代苏轼的《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原文为“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以下是关于大智若愚典故的详细解释: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南宋郎晔所注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中,苏轼用以形容才智出众但并不处处表现在外的人。含义:大智若愚指的是那些才智很高但不露锋...

  •  阿暄生活 大智若愚典故出处

    在宋朝文学巨匠苏轼的《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一文中,他提出了富有哲理的名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2]这句话强调了真正的勇者有时表现得像胆小,而真正的智者则看似愚钝,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智慧。章炳麟在其著作《箴新党论》中也援引了这一观点,他说:“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如愚,于是乎...

  •  小黎三农问答 大智若愚的典故

    大智若愚的典故是出自《老子》和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两个文献。一、《老子》中的大智若愚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道家经典,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中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原句,意思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愚笨...

  •  誉祥祥知识 大智若愚的典故 大智若愚的典故出自哪里

    大智若愚的典故出自南宋苏轼的《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原文为“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后被南宋郎晔注录在《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中。以下是关于大智若愚典故的详细解释:出处:该成语直接来源于苏轼的上述作品,用以形容那些才智极高但表面上看似愚笨的人。含义:大智若愚指的是那些才智出众但并不处处炫...

  •  深空游戏 大智若愚的典故 大智若愚的典故出自哪里

    1、大智若愚的成语典故: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2、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3、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