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的典故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
鹤鸣的典故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后汉书.杨震传》:“今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唐钱起《秋霖曲》:“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韩非子.十过》:“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因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动听。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琴》曲:“拂瑶琴弹到鹤鸣,自谓防心,谁识高情?”2024-09-2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00:26: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后汉书.杨震传》:“今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唐钱起《秋霖曲》:“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韩非子.十过》:“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

  •  翡希信息咨询 鹤鸣的典故

    鹤鸣的典故主要有两个含义:指贤者隐居之义:出处:源自《诗经·小雅·鹤鸣》中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此句通过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却能传遍原野的景象,比喻贤者虽隐居山林,但其名声和才德依然能被世人所知。解释:“九皋”被解释为深泽,象征着隐居之地;“鹤鸣”则象征着贤者的才德和名声。

  • 鹤鸣九皋是一段历史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汉代时期。据传,汉代时期有一位名为吕祖的道士,他修行多年,终于成为了仙人。吕祖以鹤作为他的使者和传音者,每当有紧急事情发生时,他就会命令鹤飞去传达消息。有一天,吕祖派遣鹤去给淮南王刘安传达重要的消息。鹤飞翔到九个山洞的上空,发出长而悠扬的鸣叫声。

  •  zhiyub6028 “鹤鸣九皋,有什么典故

    字面意思是鹤在高地鸣叫,声音响彻四野.出自《诗经·小雅·鹤鸣》,寓意不明,程俊英先生认为诗中以鹤比隐居的贤人.《诗经·小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翡希信息咨询 华亭鹤唳的典故

    华亭鹤唳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具体解释如下:地名背景:华亭是西晋时期的一处地名,现今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境内。典故由来:据传,西晋时期的高官贵族陆机,在华亭这片地方留下了动人的琴声鹤鸣的故事。陆机才华横溢,琴音优美,尤其是在华亭的竹林里弹奏时,鹤鸟随着他的琴声起舞,形成了华亭鹤唳的典故。文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