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役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这一成语,意指通过进攻敌人的关键点或相关利益所在,迫使敌人撤退的战术。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
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邯郸。赵王求救于齐,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前往救援。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魏国内部空虚,于是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因而,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在路经桂陵要隘,齐兵设伏截击魏军。庞涓几乎全军覆没。围魏救赵的意思 围魏救...
围魏救赵的故事主要讲了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
“围魏救赵”原指战国时齐国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打赵国的军队而使赵国得救。语出《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公元前353年,魏惠王任庞涓为大元帅,大举进攻赵国,并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成侯自知赵国难以抵挡魏军,便把中山之地献给了齐国,求齐国派兵解围。齐威王即拜田忌为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