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有哪些典故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 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
元宵节吃元宵的来历,有哪些典故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 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 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2020-02-06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

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调查同时也显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热爱。吃元宵要吃出不一样的味道。
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2020-02-0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16:39: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元宵节的典故有哪些 元宵节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一、元宵节的来历 起源时间:元宵节起源于汉朝,现在一般认为是起源于汉代。名称由来:古时称为“上元节”,因为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为“元宵节”。二、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汉文帝庆祝平“诸吕之乱”:刘邦去世后,吕后执政,提拔吕家势力,屠杀贬谪刘氏势力。吕...

  •  谷艾文艺苑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相传与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宫女“元宵”有关。具体说来:宫女元宵的故事:相传在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她因长久离家思念双亲,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心生怜悯,决定帮助她。他谎称火神将在正月十五火烧长安,只有让“元宵姑娘”制作火神喜爱的汤圆供奉,才能避免...

  •  唔哩生活 元宵节吃元宵的传说有哪些?

    1. 传说故事一:在宋代,福州太守蔡君谟下令每家在元宵节必须燃灯七盏,以示太平。然而,一位穷人陈列制作了一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这首诗传到太守耳中,他只好收回成命。2. 传说故事二:在汉武帝时期,宫女元宵因无法与父母团聚而欲跳井自尽。

  •  快乐生活 吃汤圆吃汤圆的来历有哪些故事

    1.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的故事是元宵节吃汤圆习俗的由来之一。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善良又风趣。2. 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在御花园折梅花时,偶然发现一个宫女名叫元宵准备投井。原来,元宵自进宫以来,就无缘和家人见面,因此十分思念。3. 东方朔深感同情,向她保证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随后,东方朔在...

  •  谷艾文艺苑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和传说

    元宵节吃汤圆的来历和传说主要与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宫女和东方朔有关:宫女元宵的故事: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宫女,因长期不能与家人团聚,心生绝望,想要投井自尽。这一行为被东方朔看见并阻止,东方朔承诺会帮她完成与家人团聚的心愿。东方朔的计谋:为了帮助元宵,东方朔在正月时到街边摆摊...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