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所有典故详解--转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借屈原被贬长沙之事,暗示有明君而无明臣的悲哀。"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提及东汉文学家梁鸿被贬之事,比喻在良好的时代背景下却遭遇不幸。"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用贪泉与涸辙的典故,象征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洁与乐观。"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
《滕王阁序》所有典故详解--转
文 / 李相征.RMB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流传千古的骈文,不仅以其华丽的辞藻著称,还蕴含了丰富的典故。下面,我们将对其中的部分典故进行解析,以期更直观地理解这篇作品。

首先,"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提及的豫章是江西南昌的古称,而洪都则是指当时的洪州府,以此描绘滕王阁所处的地理环境。

接着,"徐孺下陈蕃之榻",讲述了东汉名士徐稚的故事。陈蕃是豫章太守,他为徐稚准备了一张可移动的床,以示尊敬,后人常以此典故表示对贤士的礼遇。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借用了梁孝王刘武在睢园宴请文士的典故,与陶渊明的酒樽相比,喻指在座宾客的文采飞扬。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提及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与南朝山水诗人的谢灵运,以示在座文士们的才华与文采,仿佛能与历史上的大师相媲美。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通过遥望长安与想象吴会的景象,表达了对政治前途的感慨与对远方的向往。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以宇宙的广阔与人生的渺小对比,引发对命运与人生意义的深思。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引用历史人物冯唐与李广的故事,表达对怀才不遇、命运坎坷的感慨。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借屈原被贬长沙之事,暗示有明君而无明臣的悲哀。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提及东汉文学家梁鸿被贬之事,比喻在良好的时代背景下却遭遇不幸。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用贪泉与涸辙的典故,象征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高洁与乐观。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以北海为喻,表示虽远志向可达,暗含作者不甘沉沦的决心。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比喻年轻时的失误不影响晚年的成功,鼓励人不放弃希望。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赞扬孟尝的清高与忠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情。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借阮籍的故事,表示对消极逃避的否定,强调应积极面对生活。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与终军出使南越的故事相关,表达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愿望。

"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引用班超与宗悫的故事,表明作者有乘风破浪的远大志向。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暗示在座宾客皆是名门之后或文采斐然,表达了作者的荣幸。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借《论语》中的故事,表示将来有机会接受父亲的教诲。

"今兹捧袂,喜托龙门",引用李膺接待读书人的典故,象征在阎公面前的荣耀。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与司马相如的故事相关,表达了作者希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引用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表明作者在阎公面前无所畏惧,愿意献出自己的才华。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提及历史上的文人聚会,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以潘岳与陆机的文才比喻众宾客的才华,期待大家在宴会上各展所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滕王阁序》中的典故,也感受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与深沉的思想。2024-10-28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7:04: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典故:阮籍穷途之哭。用意:表明自己不会因仕途不顺而消沉沮丧,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 首先,"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提及的豫章是江西南昌的古称,而洪都则是指当时的洪州府,以此描绘滕王阁所处的地理环境。接着,"徐孺下陈蕃之榻",讲述了东汉名士徐稚的故事。陈蕃是豫章太守,他为徐稚准备了一张可移动的床,以示尊敬,后人常以此典故表示对贤士的礼遇。"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  誉祥祥知识 滕王阁序有多少个典故分别是什么

    典故含义:此典故用以形容滕王阁所在地的非凡气象和宝剑的珍贵,寓意此地人杰地灵,有宝物蕴藏。2.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来源:据《后汉书·徐稚传》记载,东汉名士陈蕃为豫章太守时,不接宾客,但唯有隐士徐稚来访时,他才设一睡榻。徐稚去后,陈蕃又将睡榻悬置起来,以示对徐稚的敬重。

  •  翡希信息咨询 滕王阁序有多少个典故分别是什么

    典故来源:《诗经·尔雅·释地》中提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后用“东箭南金”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典故含义:用来形容宾客和主人都是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赞美他们的才华和品德。这些典故在《滕王阁序》中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化底蕴和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  手机用户98628 滕王阁序中的典故全部

    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梁鸿被迫害的命运表达了深深的感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