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庆在生命的最后,对身后事的安排也展现出淡泊名利的一面,他要求丧事从简,墓碑上只写明生平事迹,不需吹嘘功绩。"宠辱不惊"这个成语,正是卢承庆等人生活的写照,它形容的是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为个人得失所动。这种品质,正是他们高尚人格的体现。
宠辱不惊的成语源自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的著作《菜根谭》中的《闲适》篇章。这段名言原文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它传达的哲理是,人们应以平常心对待人生的起起落落,如同看待庭前花开花落般自然,不因得宠而喜,也不因受辱而惊;对待职位的升降,如同...
宠辱不惊的人和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这里讲述一个《唐书·卢承庆传》里的故事。话说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天下大乱。当时唐国公李渊任太原郡太守,是太原郡行政和军事上的一把手。李渊对隋朝忠心耿耿,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眼见隋炀帝的统治日益残暴,隋朝江山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作出在太原起兵...
宠辱不惊,指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出于《 新唐书·卢承庆传》:“ 承庆 典选,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 承庆 以‘失所载,考中下’以示其人,无愠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 承庆 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唐太宗时期,有个人叫卢承庆...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出处是《幽窗小记》。这段文字出自陈继儒的《幽窗小记》,它阐述了一种淡然洒脱的人生态度。接下来进行 一、明确出处 《幽窗小记》是古代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语句。而这段文字正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