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探索:宠辱不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典故:宠辱不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潘岳《在怀县》。意思是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故事:唐太宗时期,卢承庆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专门负责官吏的考绩工作。他因为做事认真、公正,而受到人们的敬重。一次,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他初步给负责此事的一个官员评定了...
历史文化探索:宠辱不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宠辱不惊的典故及故事介绍如下:
典故:宠辱不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潘岳《在怀县》。意思是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故事:唐太宗时期,卢承庆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专门负责官吏的考绩工作。他因为做事认真、公正,而受到人们的敬重。
一次,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他初步给负责此事的一个官员评定了“中下”的评语,并通知了本人。然而,那位官员听到评定结果后,既没有提出异议,也没有任何情绪上的波动。卢承庆事后反思,觉得粮船翻沉并非该官员一人的责任,给他“中下”的评语可能过于严苛,于是将评语改成了“中中”,并再次通知了本人。但那位官员依然没有任何反应,既不说感激的话,也没有激动的神色。卢承庆得知后,非常赞赏地说:“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于是,又把他的评语改成了“中上”。
后来,卢承庆本人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但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命运的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为人的原则。
总结:宠辱不惊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从容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卢承庆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荣誉和挫折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的变化所动摇。这种态度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学习和追求的。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20:10: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宠辱不惊的历史典故出自唐太宗时期卢承庆的故事。卢承庆在担任考功员外郎时,负责官吏考绩。他曾给一位因漕运船只失事而受责的官员最初评定了“中下”的评语,但考虑到责任并非该官员一人所能承担,于是将评语改为“中中”。然而,这位官员对此并无任何反应,既不表现出感激,也没有激动的神色。卢承庆...

  • 宠辱不惊出自晋代潘岳的《在怀县》诗。该典故的内容及道理如下:内容:唐太宗时期,卢承庆因做事认真、公正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专管官吏考绩。一次,他给一个因漕运船只失事而受责的官员最初评定了“中下”的评语,后觉得过于严苛,改为“中中”,但那位官员始终态度平和,没有表现出任何因评价改变...

  • 成语“宠辱不惊”出自《新唐书·卢承庆传》。其中记载:“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着人善类此。”意思是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典故如下:- 背景:唐高宗时期,卢承庆担任考功员外郎,负责对官吏进行业绩考校评定。- 事件:卢承庆给一个曾在运粮时发生事故导致粮船沉没、损失...

  •  湖北倍领科技 宠辱不惊典故

    卢承庆在生命的最后,对身后事的安排也展现出淡泊名利的一面,他要求丧事从简,墓碑上只写明生平事迹,不需吹嘘功绩。"宠辱不惊"这个成语,正是卢承庆等人生活的写照,它形容的是一个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保持内心平静,不为个人得失所动。这种品质,正是他们高尚人格的体现。

  •  海南加宸 宠辱不惊是什么意思

    1、宠辱不惊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chǒng rǔ bù jīng。意思是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出自晋·潘岳《在怀县》。2、成语典故 唐太宗时期,有个人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