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古城墙古城墙相关典故

在寿县古城墙内,有一处著名的石刻景观,名为“人心不足蛇吞相(象)”。这个典故源于古代一段传说。相传,蟒蛇精因违犯天条,被雷公追击。它化作小蛇被穷秀才梅生救起,梅生救蛇的善举无意中救了自己。蟒蛇为报答,告诉梅生可以从自己腹中取出心肝治皇太后的病。梅生借此机会成为宰相,但贪婪之心驱使...
寿县古城墙古城墙相关典故
在寿县古城墙内,有一处著名的石刻景观,名为“人心不足蛇吞相(象)”。这个典故源于古代一段传说。相传,蟒蛇精因违犯天条,被雷公追击。它化作小蛇被穷秀才梅生救起,梅生救蛇的善举无意中救了自己。蟒蛇为报答,告诉梅生可以从自己腹中取出心肝治皇太后的病。梅生借此机会成为宰相,但贪婪之心驱使他再次欲取蛇心,最终被蛇所吞。这个故事警示世人,欲望无边,终会自食其果。
寿县古城的另一景“当面鼓,对面锣”位于西门城瓮内,象征着知县的诚信和百姓的警醒。清朝乾隆年间,新知县决心修复破败的城墙,尽管起初百姓有所怀疑,但他坚持亲力亲为,最终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完成了工程,并以此纪念他的清廉。
南门通淝门内嵌着的石刻“门里人”则述说了春申君黄歇的故事。黄歇因无嗣而面临王位危机,他的门客揭示了李园的阴谋。黄歇的不虞之虑导致了他的悲剧,人们以此石刻作为警示,提醒后人警惕奸诈之徒的险恶用心。
扩展资料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因此,历代对其城垣修筑颇为讲究,屡毁屡建,日益坚固。如清末状元孙家鼐所记:“城堞坚厚,楼橹峥嵘,恃水为险。”据光绪《寿州志》记载,今寿县城墙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明清时曾多次修因,迄今完好。 作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寿县,属宋至清古建筑,历经900多年的沧桑后,如今亟待修复。
2024-07-31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5:07: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寿县古城墙内,有一处著名的石刻景观,名为“人心不足蛇吞相(象)”。这个典故源于古代一段传说。相传,蟒蛇精因违犯天条,被雷公追击。它化作小蛇被穷秀才梅生救起,梅生救蛇的善举无意中救了自己。蟒蛇为报答,告诉梅生可以从自己腹中取出心肝治皇太后的病。梅生借此机会成为宰相,但贪婪之心驱使...

  •  深空游戏 寿县古城墙历史沿革

    寿县的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楚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豆腐和管状射击武器的起源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的所在地。《淮南子》这部宏篇巨著,由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人编著,影响深远,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哲学、史学和文学价值。寿县还是成语典故的宝库,如“投鞭断流”等耳熟能详。从古至今,...

  •  海南加宸 楚文化的故乡 兵家争夺的寿县古城

    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天下第一塘”安丰塘、北宋时期的古城墙及古寿春城遗址均为寿县古城内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自明清以来,寿县古城墙按照防御战争和防洪的需要,又不断进行整修,是我国保存较完善的七大古城墙之一,比山西平遥古城还早100年。寿县古城平面略呈方形,面积3.6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7147米,...

  •  海南加宸 寿县古城墙景点由来

    这些城门背后,流传着“舐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等丰富的历史故事,增添了古城的文化内涵。寿县古城墙的重要性历经千年,1958年被寿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更是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中国古代城墙建筑艺术的辉煌。这座古城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我国宋代城墙保存最...

  •  好学者百科 寿县古城墙的介绍

    寿县城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而四门的瓮城也依然保存。寿县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时也是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1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明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