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典故有哪些?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
端午节的典故有哪些?
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又称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多种多样。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由来与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纪念孝女曹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端午节的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端午食粽。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端午食粽,是端午节的主要食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2024-07-19
球球词典 阅读 12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0:20: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2. 钟馗驱邪传说 端午节还有钟馗驱邪的传说。钟馗,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进士,因貌丑未被录取,后来皇帝赐予他宝剑,命其斩妖除魔。钟馗遂成为驱邪避害的化身,民间端午时节佩戴五色线、挂艾草等习俗,均源于此,以期驱邪避疫。3. 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也与吴国的名将伍子胥有关。伍子胥忠诚于国家,却遭受...

  •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具有多个典故。以下是一些端午节的著名典故:一、屈原投江自尽传说。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因忠诚国家却被流放。在流放期间,屈原得知楚国被敌国侵略,他深感绝望,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屈原的忠诚和悲壮精神,人们每年在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并投粽入江,以...

  •  唔哩生活 端午节的由来和典故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主要一种是纪念屈原。还有说法认为端午节是为了驱邪避毒,如《楚荆岁时记》和《风俗通》中均有提及。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则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起源于吴越人的图腾祭祀。端午节的礼俗食俗多样,包括避恶去毒的各种习俗,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草药、悬菖蒲艾草等。还有...

  •  深空游戏 端午节来源的典故有哪些端午节的来源和典故有什么

    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诗人及政治家,因主张政治改革,触犯到贵族大臣们的利益,遭到排挤和流放,最后楚国被秦国打败,屈原十分悲愤,跳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老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就把他跳江的日子定为端午节。2、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

  •  暴盼晴Ox 端午节的由来?

    1、纪念屈原说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的五月初五这天,楚国大夫屈原在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绝笔作《怀沙》,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百姓们知道后,都纷纷载船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后来便在这天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被称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