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老虎的成语俗语典故

6. 眈眈虎视: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7. 雕虎焦原:.《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8....
有关老虎的成语俗语典故
1. 狐假虎威:老虎捉到一只狐狸,要吃它。狐狸说:“上天命令我做百兽的王,你吃了我就违背了天意。如果你不信,就跟我一块儿走,百兽见了我没有一个不逃跑的。”老虎依了它的话,跟它一块儿走,果然各种走兽见了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怕自己,还真以为是怕狐狸(见于《战国策·楚策》)。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2. 虎卧龙跳: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南朝梁袁昂《评书》:"王右军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3. 白虎复夷:秦汉时西南少数民族中专事猎虎者的称号。白虎﹐白额虎的略语;复﹐免除赋税或劳役。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载:秦昭襄王时,有白虎率群虎为患,秦王悬赏招募有能杀之者封万户侯。于是夷人廖仲药等三人射杀白虎。秦王欲如约,因嫌其夷人,乃改为"复夷人顷田不租"等厚待之,并与之"盟曰:'秦犯夷输黄龙一双,夷犯秦输清酒一钟。'夷人安之"。汉代兴起,夷人"亦从高祖定乱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故世人号为"白虎复夷"。
4. 虎溪三笑: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世传有"虎溪三笑图"﹐盖本此。宋楼钥《跋东坡》谓远公卒于晋义熙十二年丙辰﹐时年八十三。陆修静生于义熙三年丁未﹐卒于刘宋元徽五年丙辰﹐去远公之亡正一甲子。修静卒年七十二﹐远公之亡﹐修静才十岁。修静于刘宋元嘉末始来庐山﹐距远公之亡已三十余年﹐渊明之亡亦二十余年﹐故三人不可能同在一起﹐此殆好事者之妄传﹐不可信。
5. 断蛟刺虎: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6. 眈眈虎视: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7. 雕虎焦原:.《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8. 贾虎荀龙:东汉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字伟节)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见《后汉书.党锢传.贾彪》。又东汉荀淑八子,都有名声,时人称为"八龙",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论"刘孝标注引《逸士传》。后世因以"贾虎荀龙"称文武全才的人。
9. 饿虎吞羊:形容迅猛贪婪。
10. 饿虎扑食:比喻动作迅速而猛烈。也说饿虎扑羊。
11. 二马一虎:方言。犹言马马虎虎。
12. 放虎自卫:比喻寻求保护不当,反而自招祸害。
13. 风虎云龙:比喻圣主﹑贤臣的遇合。
14. 凤叹虎视: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15. 宫邻金虎:谓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16. 虎步龙行: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17. 虎视鹰扬:谓雄视高翔﹐甚有威仪。
18. 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19. 虎啸风生:比喻英雄乘时奋起。
20. 甘冒虎口: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21. 虎跃龙骧:形容威武雄壮。
22. 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23. 虎豹九关:谓天门的门禁森严。
24. 虎子狼孙:比喻凶暴贪残的人。
25. 虎尾春冰:比喻极其危险的境地。
26. 虎略龙韬:兵书的代称。亦指用兵的谋略。
27. 虎窟龙潭:比喻极艰险的境地。
28. 虎踞鲸吞: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
29. 虎头燕颔: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30. 虎啸风驰:谓事物之相互感应。
31. 虎啸龙吟:形容衡桐歌声雄壮而嘹亮。
32. 虎跑泉:传说唐朝性空和尚到杭州游玩,喜爱南山灵气钟秀,但苦于缺水。南岳童子派了两制老虎跑(刨)土出泉,甘甜爽口,取名“虎跑泉”。
33. 虎皮羊质:形容羊身上虽然披了一张老虎皮,但是弱的本质并未改变:它仍然是看到青草很高兴,看到狼就全身战栗。
34. 如虎而冠:指老虎穿戴人的衣帽,但本性不改。西汉初,众大臣要立齐王为皇帝,而狼邪王刘泽说,齐王的舅父驷钧为人凶恶暴戾,如冠而虎。
3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指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鄯善国,了解到匈付汪坦奴的使节正使鄯善王倒向匈奴。班超在关键时刻召集部下计议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他率部下趁夜袭击烧杀了匈奴使者,鄯善国恢复了与汉朝的友好关系。
36. 古诗词:
1 李白 《相和歌辞·猛虎行》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2 辛弃疾 《念奴娇》
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3 赵善括 《沁园春》
虎啸风生,龙跃云飞,时不再来。
4 郑元秀 《满江红》
马革裹尸男子志,虎头食肉通侯相。2024-10-2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20:56: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虎关于虎的成语、俗语和典故

    成语: 虎虎生威:形容威猛无比,力量强大。 生龙活虎:形容人精神饱满,活力四溢。 九牛二虎:比喻极大的力量或困难。 如虎添翼:表示增加力量或优势。 龙吟虎啸:象征威严与力量。 龙盘虎踞:象征稳固和威严。 卧虎藏龙:暗示人才众多。 龙腾虎跃:形容活跃有力的景象。 调虎离山:策略巧妙,使对方...

  • 6. 眈眈虎视:像老虎一般地威视着。语本《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7. 雕虎焦原:.《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8....

  • 在俗语中,"一山不容二虎"表达竞争激烈,"老虎屁股摸不得"暗示谨慎行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描绘没有权威的混乱,"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水遭虾戏"形容失势后的遭遇。"虎毒不食子"则揭示母爱的伟大。典故方面,有"武松打虎"展现英雄勇气,"正龙拍虎"比喻揭露真相,"纸老虎"形容表面强大实则...

  •  多彩生活小贴士 关于虎的成语故事

    12. 初生之犊不畏虎 形容年轻人或新手无所畏惧,敢作敢为。13. 如虎添翼 比喻给强者增加力量,使其更加凶猛。14. 画虎类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15. 养虎自毙 与“养虎伤身”和“养虎自残”意思相近,指的是养虎为患,最后自己受害。以上成语故事均与虎有关,它们各自传达了不同的...

  •  文暄生活科普 除了武松打虎,还有哪些跟老虎有关的成语典故? - 知乎

    自此,“马虎”成了“马马虎虎”的代名词,意指做事不认真、粗心草率。另一个与老虎相关的成语典故是“打马虎眼”。此词源自古代游戏“打马”。在游戏过程中,玩家需将骰子掷出特定点数以获得胜利。若玩家在掷骰子时,故意做出不确定或模糊的投掷动作,以此误导对手,即为“打马虎眼”。此行为在古代被...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