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哪里

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但其事体仅“莫须有”。韩世忠对此不平,质问严嵩,严嵩回答称指控依据不足。韩世忠质问“莫须有”三字如何服天下。自此,“莫须有”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及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形容无依据或证据的指责或陷害。在法律领域,“莫须有”强调在缺乏确凿事实时,不得以无根据的...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哪里
《宋史·岳飞传》中提到的“莫须有”最早与岳飞被害案相关,被用作指控岳飞及其兄弟与张宪通谋的罪名,却缺乏实质证据。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但其事体仅“莫须有”。韩世忠对此不平,质问严嵩,严嵩回答称指控依据不足。韩世忠质问“莫须有”三字如何服天下。自此,“莫须有”一词在日常生活中及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形容无依据或证据的指责或陷害。在法律领域,“莫须有”强调在缺乏确凿事实时,不得以无根据的指控加以惩罚,体现无罪推定原则。此外,在文学、戏剧、电影中,“莫须有”描述人物受到无端指责或冤枉的情节,反映了社会上的不公正与冤屈现象。2024-10-13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1 17:29: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25861315 莫须有的典故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莫须有,即也许有之意,形容无中生有,罗织罪名,用以表示凭空诬陷。一、岳飞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因为成功抗金而名震一时。当时,金朝常常侵犯南宋,岳飞率领军队积极抵抗,收复了许多失地。然而,正当他全力以赴打击金兵的时候,南宋朝廷却开始担心他的威...

  • “莫须有”的典故正是与南宋名将岳飞紧密相关。当时,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莫须有”这个词组是在岳飞被杀后,秦桧回应质疑时所说的。人们质疑岳飞被杀的理由,秦桧回答:“莫须有。”原意是“也许有”,但实际上这成为了秦桧等人随意杀害岳飞的借口,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典故。...

  •  稻花香五里 莫须有这一典故出自哪里?

    “莫须有”的典故,出自“宋史”岳飞传,岳飞传记岳飞被捕,案子将要做成的时候,韩世忠不服,找秦桧质问。秦桧说,岳飞儿子岳云给张宪的反动信,虽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就是莫须有被人注意的开始。中国知识人读古书,摇头晃脑,做博学...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莫须有的典故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这也是莫须有之事,况阮老先生罢闲之人,国家大事也不可乱讲。”历史典故:起源:绍兴和议之后,秦桧唆使其同党万俟卨向宋高宗呈上一道捏造岳飞抗金时拥兵不救、放弃阵地等许多“罪名”的奏折。此后秦桧再收买张俊、王贵、王俊去诬告岳飞儿子岳云曾写信给张宪,欲与之共同...

  •  兆怜翠011 莫须有是什么意思解释

    成语出处自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后人由此典故剪裁出“莫须有”作为一则成语。成语寓意:“莫须有”,就是“大概有”或“也许有”(有争议,一说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