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啖君的典故来自哪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曾遭受卫国的冷遇,陷入困境。在那段艰难岁月中,他的忠诚随从介子推,以自己的肉为食,为重耳熬制了一碗肉汤,以渡过难关。重耳最初并不知情,以为是野雀之汤,便喝了下去。当他得知真相后,对介子推许下诺言,承诺将来必当厚报。重耳最终成为晋国国君,履行了他的诺言,赏赐...
割肉啖君的典故来自哪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曾遭受卫国的冷遇,陷入困境。在那段艰难岁月中,他的忠诚随从介子推,以自己的肉为食,为重耳熬制了一碗肉汤,以渡过难关。重耳最初并不知情,以为是野雀之汤,便喝了下去。当他得知真相后,对介子推许下诺言,承诺将来必当厚报。
重耳最终成为晋国国君,履行了他的诺言,赏赐了其他随从,却忽略了介子推。介子推并未因此而争执,他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对名利看得很淡。然而,晋文公后来想起了这位功臣,想要给予他应得的奖赏。介子推却拒绝了一切荣耀,隐居于绵山。
晋文公前往绵山邀请介子推,但介子推坚决不愿出山。一些嫉妒他的人建议晋文公放火烧山,声称这样介子推就会从安全的一面逃出。晋文公被误导,同意了这个计划,但火势却无法控制,最终导致介子推及其母亲不幸遇难。
介子推的牺牲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话。晋文公在得知真相后深感悲痛,为了纪念介子推,他下令全国在特定日子不点灯、不烹饪,只能食用冷食,从而形成了寒食节的传统。据说,介子推烧死时抱着的一棵大柳树并未被烧毁,晋文公将这棵树命名为“清明柳”,以示纪念。2024-06-01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0:03: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割肉啖君的典故来自哪

    1. 《韩诗外传》记载,重耳在逃亡途中抵达卫国时,遭遇头须偷走了他们的粮食,使得重耳饥饿不堪。2. 在这艰难时刻,介子推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的大腿肉来喂养重耳,这一无私的奉献被后人赞颂为“割股奉君”或“割股啖君”。3. 介子推,亦称介之推,因其高尚的行为而备受人们怀念与尊敬,他去世后...

  •  唔哩头条 割肉啖君的典故来自哪

    1. 根据《韩诗外传》,重耳在逃亡至卫国时,遭遇头须偷走了他们的粮食,导致重耳饥饿。2. 在这困境中,介子推毫不犹豫地割下自己大腿的肉来喂养重耳,这一行为被后人称为“割股奉君”或“割股啖君”。3.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他的这一举动深得人们的怀念与尊敬,他去世后被葬在介休绵山。4....

  •  唔哩生活 割股啖君的文言文

    割股啖君出自《韩诗外传》,又称为割股奉君。这个故事记载了介子推对晋公子重耳的忠诚。在晋国内乱后,重耳流亡在外,介子推作为随从之一,始终忠心耿耿地跟随重耳。在重耳饥饿无食的困境中,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供重耳充饥。这种至忠至诚的行为,成就了介子推的忠义之名,被后世传颂。2. 知晓介子...

  •  唔哩头条 割肉啖君的典故来自哪

    在晋文公重耳流亡生涯的第十九个年头,他在卫国遭遇了极为困难的时期,不得不以野菜充饥,度过了艰难的日子。忠心的介子推在这段时间里,为了给重耳提供食物,割下了自己的肉,精心制作了一碗肉汤,欺骗重耳说成是野雀汤。当重耳饮后询问汤的来源,介子推隐瞒了真相。后来重耳成为晋国国君,虽然他记起...

  • anonymous 割肉啖君的典故来自哪

    据《韩诗外传》记载,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史称“割股奉君”或“割股啖君”。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因“割股奉君”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