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和蔺相如的典故有哪些?

起因:秦王想借十五座城骗取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勇敢地接受了任务,完璧归赵粉碎了秦王的骗局,得到了提拔;在渑池会上,秦王又侮辱赵王,蔺相如机智地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又被提拔重用,职位比廉颇高。经过:廉颇想方设法刁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再三回避感动了廉颇。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
廉颇和蔺相如的典故有哪些?
、完璧归赵

起因:赵惠文王作国君的时候,得到楚国的一块宝玉枣和氏璧。

经过:贪得无厌的秦昭襄王听到这个消息,派人送信给赵王,愿意拿十五个城池换这块璧,赵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地位低下的蔺相如毅然承担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结果: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举国称赞,被赵王破格提升为上大夫。

2、渑池之会

起因: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想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为免除后顾之忧,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经过: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

结果: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为秦王祝寿,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咸阳为赵王祝寿,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3、负荆请罪

起因:秦王想借十五座城骗取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勇敢地接受了任务,完璧归赵粉碎了秦王的骗局,得到了提拔;在渑池会上,秦王又侮辱赵王,蔺相如机智地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又被提拔重用,职位比廉颇高。

经过:廉颇想方设法刁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再三回避感动了廉颇。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同心协力保卫赵国。2022-12-31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1 13:59: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阿房宫赋W9 廉颇和蔺相如的典故有哪些?

    1、完璧归赵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

  • 3、负荆请罪 起因:秦王想借十五座城骗取赵国的无价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勇敢地接受了任务,完璧归赵粉碎了秦王的骗局,得到了提拔;在渑池会上,秦王又侮辱赵王,蔺相如机智地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又被提拔重用,职位比廉颇高。经过:廉颇想方设法刁难蔺相如,但蔺相如再三回避感动了廉颇。结果:廉颇负...

  •  唔哩头条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主要写了那三个故事,这些故事中人物间存在着哪些矛盾?

    1、完璧归赵: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和氏璧。秦昭襄王听闻后,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犹豫不决,于是蔺相如自告奋勇,表示愿意携带和氏璧前往秦国。他深知秦王并无诚意交换,于是机智地提出和氏璧上有一瑕疵,需要秦王亲自过目。秦王于是将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趁机提出,如果...

  •  宜美生活妙招 关于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

    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主要围绕《将相和》展开,该故事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一、完璧归赵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和氏璧,秦国得知后,想以十五座城池换取此璧。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他在秦王面前据理力争,最终使秦王既没有得到璧,也没有理由攻打...

  •  宜美生活妙招 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3个

    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主要有以下三个:完璧归赵 故事梗概: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名为和氏璧的宝玉。不久,秦王得知此事,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担心秦王不会履行承诺,但又不敢拒绝,于是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给秦王,但秦王并未提及割让...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