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的典故?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
黄金台的典故?
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选自百度百科·黄金台。希望能对您有用。2014-03-26
球球词典 阅读 11 次 更新于 2025-08-21 16:40: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黄金台”是什么典故?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筑台纳贤的典故。以下是关于黄金台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君主,他意识到国家要强大必须有贤能的人才辅佐,因此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吸引和招募天下英才。含义:黄金台并非真的以黄金建造,但其名字寓意着对贤才的珍贵和重视。它作为燕昭王纳贤计划中的一个重...

  •  翡希旅行日记 请问有谁知道黄金台的典故

    黄金台的典故主要讲述的是燕昭王筑台招贤的故事。背景:燕国与齐国结有宿怨,齐国曾趁燕国内乱占领大片领土。筑台招贤:燕昭王继位后,听从相国郭隗的建议,决心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为此,在易水旁筑起一座高台,台上存放黄金,用以馈赠四方贤士。此台名为“招贤台”,也被称作黄金台。效果:黄金...

  •  翡希旅行日记 请问有谁知道黄金台的典故

    黄金台的典故是关于燕昭王招贤纳士的故事。以下是黄金台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当年燕国与齐国结下宿怨,齐国趁燕国内乱占领了大片领土。燕太子平继位后,称昭王,决心励精图治,振兴国家。筑台招贤:为了吸引四方贤士,燕昭王听从相国郭隗的建议,在易水旁筑起一座高台,台上存放黄金,用以馈赠前来投奔...

  • yueke2023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的是关于谁的典故

    1. "黄金台"的典故源自《战国策·燕策一》,讲述了燕国国君燕昭王为了招纳贤才,筑台拜郭隗为国师,并为他建造宫殿,从而吸引了许多人才的故事。2. 台上并没有黄金,之所以称之为黄金台,是因为郭隗用了一个用黄金买千里马的马骨引来千里马的故事打动了燕昭王。3.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

  •  唔哩生活 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

    3. 燕昭王觉得郭隗说的有道理,他为郭隗盖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将他恭恭敬敬地请进了宫殿。4. 之后,燕昭王在沂水之滨修筑了一座高台,用来招揽天下的贤士,在高台上,他放置了春拦了几千两的黄金,送给那些贤士。5. 这个故事就是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通过这个典故,燕...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