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台的典故?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
黄金台的典故?
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派去买马的人用五百两黄金买了千里马的马骨。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的骨头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骨,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拜郭隗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选自百度百科·黄金台。希望能对您有用。2014-03-2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5:57:0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燕昭王为何筑黄金台?燕昭王筑黄金台有什么典故?

    1. 修筑黄金台的故事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了内乱,临近的齐国乘机出兵,侵占了燕国的部分领土。燕昭王当了国君以后,他消除了内乱,决心招纳天下有才能的人,振兴燕国,夺回失去的土地。虽然燕昭王有这样的号召,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的人请教,怎样才能得到贤良的人。

  •  文暄生活科普 “黄金台”是什么典故?

    总之,黄金台是燕昭王纳贤的典故,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对现代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游历小百科 幽州台为什么叫黄金台

    幽州台之所以被称为黄金台,源于战国时期燕昭王在此筑台并置千金于其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后人因此以“黄金台”称之,象征尊贤重才的精神。历史典故与文化内涵 据《战国策》记载,燕昭王为振兴燕国,采纳谋士郭隗的建议,在幽州(今北京附近)筑高台,上置千金,广纳贤才。此举吸引了乐毅、邹衍等名...

  •  文暄生活科普 “黄金台”是什么典故?

    “黄金台”是一个招贤纳士的典故。具体解释如下:背景:黄金台并非因其储藏黄金而得名,而是源于燕昭王为了复兴衰败的燕国所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故事:面对国内荒芜、百废待兴的局面,燕昭王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采纳了郭隗的建议,不惜重金筑造黄金台,以此昭示他对贤才的极度渴求和尊崇。效果...

  •  翡希旅行日记 请问有谁知道黄金台的典故

    黄金台的典故主要讲述的是燕昭王筑台招贤的故事。背景:燕国与齐国结有宿怨,齐国曾趁燕国内乱占领大片领土。筑台招贤:燕昭王继位后,听从相国郭隗的建议,决心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为此,在易水旁筑起一座高台,台上存放黄金,用以馈赠四方贤士。此台名为“招贤台”,也被称作黄金台。效果:黄金...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