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面楚歌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是楚汉之争时期,刘邦命汉军高唱楚地的歌曲以瓦解楚军斗志的故事,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要注意平时的行为举止,多结交可靠的朋友。历史典故:- 背景:楚汉之争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战争持续五年。后期刘邦实力壮大,项羽逐渐处于劣势。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 事件:刘邦...
关于四面楚歌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什么?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是楚汉之争时期,刘邦命汉军高唱楚地的歌曲以瓦解楚军斗志的故事,这个典故旨在告诫人们要注意平时的行为举止,多结交可靠的朋友。
历史典故:- 背景:楚汉之争时期,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战争持续五年。后期刘邦实力壮大,项羽逐渐处于劣势。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为界,互不侵犯。- 事件:刘邦听从张良、陈平建议,联合韩信、彭越、刘贾追击项羽至垓下。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围困楚军。为瓦解楚军斗志,刘邦命汉军唱楚歌,使项羽误以为汉军已占领所有楚地。- 结果:项羽吃惊且深感大势已去,在营帐中饮酒解愁,虞姬自刎,项羽最终自刎于乌江边。
告诫意义:- 注意行为举止:刚愎自用、不善待他人的行为会导致众叛亲离,陷入绝境。- 结交可靠朋友:平日应多结交正直善良、靠得住的朋友,这样在困难时才能得到帮助和支持。- 珍惜人际关系:得罪人会减少机会,把朋友当做一生的依靠,人生之路会更平坦、顺畅。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1:21: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四面楚歌出自楚汉之争的历史典故,出处为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具体解释如下:历史典故:四面楚歌描述的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之争。在战争后期,刘邦实力壮大,项羽处于劣势。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建议,趁项羽衰弱时发起攻击,将项羽逼到垓下,并设下十面埋伏。为了彻底瓦解楚军的斗志,刘邦命汉军高唱...

  • 成语“四面楚歌”确实有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背景:项羽和刘邦原约定以鸿沟为界限,互不侵犯。但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决定趁项羽衰弱时消灭他。- 过程: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刘贾等兵力,布置多层兵力,将项羽紧紧围在垓下。此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很少,粮食也断了。- 关键事件:夜里,项羽听见四面...

  •  宜美生活妙招 四面楚歌,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四面楚歌”指的是历史上的楚霸王项羽。以下是关于这一历史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在公元前202年,刘邦的军队成功地将项羽的楚军围困在垓下。此时,楚军的士气已经十分低落,且粮草即将耗尽,形势对项羽极为不利。心理战术:刘邦为了彻底击垮项羽的斗志,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战术。他命令军士在楚军营地周围...

  •  宜美生活妙招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是指楚汉相争时期,项羽被刘邦围困于垓下,刘邦命手下军士唱楚地民歌,导致项羽军士思乡情切,无心恋战,最终项羽大败,乌江自刎的故事。该典故具体解释如下:背景:楚汉相争,即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时期。事件:项羽被刘邦的军队围困在垓下。为了瓦解项羽军队的士气,刘邦命令手下军士在...

  • 成语“四面楚歌”出自历史人物项羽。典故如下:- 背景:公元前203年12月,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布置了十面埋伏,意图围困项羽的楚军。- 四面楚歌:项羽率领大军冲到垓下后,发现自己陷入了重围。夜里,项羽听到汉营里的士兵唱的全是楚人的歌,这使他非常吃惊,误以为楚军都已投降刘邦。- 项羽的反应:项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