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生报国来自什么典故?

但仍是叫上自己的部下和敌军决一死战。一天的激战后,楠木数次击溃敌人,但毕竟寡不敌众,被逼到了绝境。楠木的弟弟问他,下辈子还要持续做人吗?楠木坚决地说:“我唯一的愿望是轮回七次为人,次次为国尽忠。”说罢,他和弟弟相互用战刀刺进对方身体,相拥而亡,这就是七生报国。
七生报国来自什么典故?
公元1336年日本堕入紊乱,天下大乱,日本呈现了两个天皇,两个王朝,南朝和北朝相互攻伐不断。南朝有一名大将叫楠木正成,他智勇双全,屡次选用计谋以少胜多,被称为日本的诸葛孔明。
同年,北朝出动数万戎马大举来袭,当时的南朝天皇后醍醐天皇委派楠木,指令他带领700武士阻挠北朝戎行,楠木知道这是一场必败的战斗,但仍是叫上自己的部下和敌军决一死战。
一天的激战后,楠木数次击溃敌人,但毕竟寡不敌众,被逼到了绝境。楠木的弟弟问他,下辈子还要持续做人吗?楠木坚决地说:“我唯一的愿望是轮回七次为人,次次为国尽忠。”说罢,他和弟弟相互用战刀刺进对方身体,相拥而亡,这就是七生报国。

扩展资料
楠木正成一生竭力效忠后醍醐天皇,后世以其为忠臣与军人之典范,被视为武神。正成死后,曾一度被北朝定为“反贼”,后改正。
然在南北朝著作中皆受到称赞,或赞之为“智仁勇兼备之良将”、“忠臣义士之龟鉴”,或誉之为“贤才”和“武略勇士”。原官位正五位,1880年追赠正一位。
此外楠木正成与战国末年的真田信繁、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并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最早记载楠木正成的名字是《太平记》卷三,其中写道:元弘元年(1331)8月27日天子临幸笠置山,以本殿为皇宫,向天下招募勤王的武士,但没有一个人来应募。
天皇很觉烦闷,后来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梦:在紫宸殿的庭院前有一棵常绿树,枝叶茂盛,伸向南面的那条树枝长得特别好,在其荫凉下顺次坐着三公百官;朝南的上座,坐垫铺得很高,没有人坐。天皇感到奇怪,这是为谁而设的座位呢?
正在思量的时候,两个扎发髻的儿童忽然出现,跪在天皇面前用袖擦泪说:天下之间暂无陛下栖身之处,但在那树苗下有朝南的座位,这是为皇上而设,请暂且坐在那里吧。两童子说完便向天上飞去。
不久天皇梦醒了,他认为这是天托给他的梦,便详解梦境,在“木”字旁边加个“南”字,使之成个“楠”字。天亮后天皇便问该寺的僧人,附近有没有姓楠的武士。僧人说有个人叫楠多门兵卫正成,武艺高强,是敏达天皇四代孙,左大臣桔诸兄的后裔。于是天皇立刻下令将楠木正成召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生报国
2022-11-1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14:13: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公元1336年日本堕入紊乱,天下大乱,日本呈现了两个天皇,两个王朝,南朝和北朝相互攻伐不断。南朝有一名大将叫楠木正成,他智勇双全,屡次选用计谋以少胜多,被称为日本的诸葛孔明。同年,北朝出动数万戎马大举来袭,当时的南朝天皇后醍醐天皇委派楠木,指令他带领700武士阻挠北朝戎行,楠木知道这是一场...

  •  百度网友99d41bd “七生未尽祈战死,化作忠魂长护国”有谁明白这含义吗

    这句话来源于日本古代南北朝时期的“七生报国”的典故,是二战时期日本敢死队写在自己旗帜上的一句话,意为表达为国家赴死的决心。

  •  晏华芝贲雰 谁告诉古文中形容忠心报国或者表达自己鞠躬尽瘁的词句?

    精忠报国——据说是岳飞母亲说的。七生报国——是日本武士楠木政成说的。

  •  羡慕宝贝1 日本民间的三大悲剧英雄,哪个死的最惨

    “军神”楠木正成,曾以五百破三十万。一生忠君爱国。后世尊为大楠公。可惜摊上个志大才疏的后醍醐天皇,最后也被天皇间接坑死了。在战败后和自己的弟弟互刺而忘,留下了“七生报国”的誓言。二战时被日本政府拿来给老百姓洗脑。

  •  文暄生活科普 历史层累中的楠木正成

    临终,他问弟弟正季来生想化为什么生物,正季回答,还要做人,七生报国。两人互刺而死。楠木路过樱井驿,告别儿子正行,叮嘱他不要放弃生命,等长大了再报国。正行记住父亲遗愿,十二年后战死,保护天皇。死后,楠木正成被视为南朝之乱贼,但在《太平记》中被描绘为正面形象。此书流传广泛,导致今川贞...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