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天不负涉及到哪个典故

原联是蒲松龄写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励志对联, 主要就是以「项羽灭秦」和「勾践破吴」两件史事,说明有志者, 事竟成。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是主题,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是史事 下联...
有心人天不负涉及到哪个典故
是苦心人
原联是蒲松龄写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是一副励志对联, 主要就是以「项羽灭秦」和「勾践破吴」两件史事,说明有志者, 事竟成。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是主题,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是史事 
下联「苦心人,天不负」是主题,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史事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秦军消灭六国, 独吞天下, 军力之强大可想而知。但项羽自幼立志复国(楚), 甚至希望取秦而代之。 他召集了以前楚国的遗民(江东父老)而组成军队, 几经转折, 最后背水与秦兵死战。 项羽破釜沉舟, 表明了「有进无退」的决心, 结果军心大振, 上下一心, 於钜鹿一战全歼秦军二十万。 其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薪尝胆的故事家喻户晓, 主要就是说越国本已亡国, 但凭着勾践等君臣忍辱负重、从大处著想, 结果非但越国得以保全, 还在最后一雪前耻, 反灭了吴国。「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越国臣民的坚忍得到最终的成果。 知错能改, 比只懂批评而毫无建树的人有用。2016-05-24
卧薪尝胆。2016-05-24
越王勾践 卧薪尝胆2016-05-24
球球词典 阅读 10 次 更新于 2025-08-22 03:26:4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有心人天不负涉及到哪个典故

    “有心人天不负”涉及到的典故是“勾践卧薪尝胆”。典故背景:这个典故源于春秋时期,讲述了越王勾践在被吴国打败并俘虏后,为了铭记耻辱,卧薪尝胆,以此激励自己不忘苦难、努力奋发的故事。具体情节:勾践在吴国的日子里,经历了极大的屈辱和困苦。他卧在薪堆上,每天尝一口苦胆,以此来提醒自己不忘...

  •  文暄生活科普 有心人天不负涉及到哪个典故

    有心人天不负涉及到的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解释如下:典故背景:有心人天不负这个表达源于古代的历史故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勾践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之间存在战争冲突。越王勾践在战争中失败被俘,为了铭记耻辱,勾践在吴国的日子里卧薪...

  •  结晶科技 “苦心人天不负”的典故?

    “苦心人天不负”的典故是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典故解释:越王勾践的坚持与努力 “苦心人天不负”这一典故源自越王勾践的故事。越王勾践在春秋时期战败于吴国后,为了铭记耻辱,以图复兴,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他在经历了种种艰辛和磨砺之后,终于赢得了天道的眷顾,实现...

  •  湖北倍领科技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出处是哪

    出自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译文:有志向的人,做事都会成功,就像项羽破釜沉舟,最终的百二秦关都归于楚;有苦心的人,天也不会辜负他,就像勾践卧薪尝胆,仅以三千越甲,吞并了吴国。“苦心人,天不负...

  •  翡希信息咨询 蒲松林的对联 有心人天不负 其他几句是什么?

    其中,“卧薪尝胆”源自越王勾践的故事,他为了复仇而忍受极大的苦难;“三千越甲可吞吴”则是指越国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吴国。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蒲松龄以创作《聊斋志异》等文学作品而著称,但“有心人天不负”及上述对联并非出自他之手。这些对联以其深刻的寓意和激励人心的力量而广为流传。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