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之交成语典故

俞伯牙出使楚国,月夜弹琴,偶遇钟子期。钟子期能听懂琴声,俞伯牙惊喜,两人相谈甚欢,结为兄弟。约定来年中秋再会。次年,俞伯牙赴约,钟子期却已不幸染病去世。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墓前弹奏古曲《高山》,挑断琴弦,将心爱的瑶琴摔碎,以示哀悼。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友情,筑起古琴台。俞伯牙与钟子期...
知音之交成语典故
俞伯牙出使楚国,月夜弹琴,偶遇钟子期。钟子期能听懂琴声,俞伯牙惊喜,两人相谈甚欢,结为兄弟。约定来年中秋再会。次年,俞伯牙赴约,钟子期却已不幸染病去世。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墓前弹奏古曲《高山》,挑断琴弦,将心爱的瑶琴摔碎,以示哀悼。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友情,筑起古琴台。

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然而,在这世上的知音实在太少了。许多文人墨客,如孟浩然、岳飞、苏轼、贾岛等,都曾感叹过知音难觅,知己难寻。他们或感叹“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或叹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或抒发“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的辛酸。他们对知音的渴望,让人感慨万分。

在那个“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时代,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红颜知己为谁妆?独爱青莲意味长。莫道名花已有主,河东河西谁知晓?这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让人不禁思考,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我们是否还能寻找到自己的知音?在这个物欲横流、名利交织的世界里,我们是否还有那份对知己的渴望与执着?知音难觅,知己难寻,这不仅是对古代文人墨客的感慨,更是对现代人的一种警示与启示。2024-08-2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03:49: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俞伯牙出使楚国,月夜弹琴,偶遇钟子期。钟子期能听懂琴声,俞伯牙惊喜,两人相谈甚欢,结为兄弟。约定来年中秋再会。次年,俞伯牙赴约,钟子期却已不幸染病去世。俞伯牙悲痛欲绝,在钟子期墓前弹奏古曲《高山》,挑断琴弦,将心爱的瑶琴摔碎,以示哀悼。后人为纪念他们的友情,筑起古琴台。俞伯牙与钟子期...

  • 知音之交源自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后,在钟子期去世后为他弹奏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用来指那些非常了解并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3. 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廉颇和蔺相如在经历了负荆请罪的事情后,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好友。这个成语比喻可...

  • 6. 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和廉颇是好友。廉颇曾因嫉妒蔺相如的官位而与之作对,但后来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两人重归于好,成为生死与共的朋友。成语“刎颈之交”形容深厚的友情。7. 忘年之交:孔融、祢衡 东汉末年,孔融和祢衡是好友。孔融年长,但两人不...

  •  小欣教育问答 八拜之交的八个典故

    知音之交这个成语典故,讲述的是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在认定钟子期是他的知音之后,在钟子期死后为钟子期弹了一曲《高山流水》,此后破琴绝弦再也不弹琴了。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指非常了解、能赏识自己的知心朋友。3、刎颈之交 刎颈之交这个成语典故出自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因...

  •  誉祥祥知识 关于友情的成语典故 友情的成语典故是什么

    关于友情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1.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典故内容:春秋时代,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他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欣赏大自然的景色,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一次乘船游览时,伯牙弹奏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岸边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对伯牙的琴声赞不绝口,能够准确理解伯牙琴声...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