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是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吗

同仇敌忾源于历史典故,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与《左传·文公四年》。《无衣》中歌谣描绘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与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其中一句“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即为“同仇”的来源。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宁俞在席间听到《湛露》和《彤弓》的乐曲...
同仇敌忾是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吗
同仇敌忾源于历史典故,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与《左传·文公四年》。《无衣》中歌谣描绘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与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其中一句“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即为“同仇”的来源。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宁俞在席间听到《湛露》和《彤弓》的乐曲,他意识到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然而,当鲁文王模仿天子赐诸侯礼节,命乐工演唱《湛露》与《彤弓》时,宁俞保持沉默。他解释说,过去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献上战功;如今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鲁文王却模仿天子赐诸侯的礼节,这让宁俞无法回应。

“敌忾”一词源自宁俞的言论。他提到,过去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共同抵御敌人。这正是“敌忾”的含义所在。2024-09-1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6 05:52: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同仇敌忾是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吗

    是的,同仇敌忾是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该成语源于以下历史典故:《诗经·秦风·无衣》:其中“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即为“同仇”的来源,描绘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与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左传·文公四年》:卫国宁俞出使鲁国时,鲁文王模仿天子赐诸侯的礼节,宁俞对此保持沉默。他解释...

  • dreamhepingd 同仇敌忾是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吗

    是的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成语故事】: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 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这...

  • 典故:同仇敌忾这一成语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指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在这里,“忾”意为愤恨、愤怒。故事: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以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而著称。卫国的宁武子希望到秦国谋事,秦穆公为此设宴接风洗尘。在宴席上,秦穆公让乐队为宁武子演奏了名叫《湛露》的欢迎曲,并...

  •  蓝韵生活馆 同仇敌忾是什么意思

    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这是一个成语,拼音为tóng chóu dí kài。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文人作品和历史故事,最早的相关典故出自于周代的佚名所作《诗经·秦风·无衣》以及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左传·文公四年》。这个成语在句子中通常可以充当谓语或分句,带有褒义色彩。具体来说...

  •  旗斯斯073 同什么敌忾成语

    同仇敌忾(拼音:tóng chóu dí kài)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周·佚名《诗经·秦风·无衣》、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同仇敌忾”指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分句;含褒义。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