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典故出处

典故1: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典故2: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
完璧归赵典故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典故如下。
典故1: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典故2: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请求对方的宽恕。

典故3:怒发冲冠: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含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气愤到极点。

典故4:刎颈之交: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含义: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比喻可以誓同生死的朋友。2023-01-13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文比较长,故事简单地做介绍,核心就是讲赵国的蔺相如有勇有谋,识破了秦王骗取和强占【和氏璧】的图谋,通过一番斗智斗勇,最终使得珍宝【和氏璧】安全返回了赵国。从这个故事之后,就留下了一句成语【完璧归赵】(比喻把某个宝贵物件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原主人)。2023-01-1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10 09:55:5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武汉誉祥科技 完璧归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完璧归赵的启示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的典故: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璧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

  • 完璧归赵出自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之间的历史典故,出处为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历史背景:战国时期,赵惠王得到稀世珍宝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想以十五座城池交换此璧。事件经过:赵惠文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到秦国后,秦王欣赏和氏璧却无归还之意。蔺相如以璧有瑕疵为由要回...

  •  HTHTM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怒发冲冠、刎颈之交分别是

    典故1:完璧归赵: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含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典故2:负荆请罪:出处:《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含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

  •  起航知识小百科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蔺相如,男,战国时期赵国大臣,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较重要的有三个: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

  •  乌鱼蒸虾头 完璧归赵什么故事

    完璧归赵是一个历史典故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成语一般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1、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名贵的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得知后,便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来交换这块宝玉。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