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与孟光的爱情典故

3、“举案齐眉”这一成语源于梁鸿与孟光的故事。成语本意是形容夫妻间相互尊敬,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反映的却是一个误解。成语出自《后汉书 ?? 逸民列传》中的“梁鸿传”,梁鸿因人品和行事“诚”而受到称赞,有人将女儿嫁给他,但他都拒绝了。孟光以梁鸿为楷模,坚持不嫁,直到三十岁。梁鸿知道后,...
梁鸿与孟光的爱情典故
1、东汉初期,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关北)有一位名叫梁鸿的隐士,字伯鸾。自幼失去双亲,家道中落,但他志趣高远,不同于常人。一次,他不慎导致他人房屋失火,主动以猪赔偿,并愿意为那家人做苦工。邻居们对他表示同情,他却拒绝接受施舍。他的才华和品德吸引了很多人提亲,但他都婉拒了。
2、同县的孟家有个女儿孟光,虽相貌平平且体胖,却力大无穷,三十岁还未出嫁。她表示只愿嫁给像梁鸿那样的人。梁鸿听闻后,便娶她为妻。孟光结婚初期,为了讨丈夫欢心,精心打扮,却遭到梁鸿冷淡。孟光询问原因后,梁鸿表示希望妻子能与他一起过简朴生活,孟光遂改变装束,悉心照料家务,梁鸿这才满意,并称赞她“这才是我的妻子”。
3、“举案齐眉”这一成语源于梁鸿与孟光的故事。成语本意是形容夫妻间相互尊敬,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反映的却是一个误解。成语出自《后汉书 ?? 逸民列传》中的“梁鸿传”,梁鸿因人品和行事“诚”而受到称赞,有人将女儿嫁给他,但他都拒绝了。孟光以梁鸿为楷模,坚持不嫁,直到三十岁。梁鸿知道后,娶了她,但新婚初期对她冷淡。孟光询问原因后,梁鸿表示希望她能过简朴生活,孟光遂改变装束,梁鸿这才满意。
4、“举案齐眉”被误解为夫妻恩爱的象征,实际上,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男尊女卑的观念。梁鸿对孟光的要求并非基于对她本人的尊重,而是看中她能侍奉自己的强壮身体。后来,梁鸿因得罪皇帝而逃亡,孟光对他毕恭毕敬,举案齐眉,并非出于相互尊重,而是出于对丈夫的畏惧。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大男子主义严重、妻子地位低下的家庭关系。2024-12-0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9:08:4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孟光接了梁鸿案”是指“举案齐眉”的典故,用于形容夫妻互相敬重。具体来说:典故来源:该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原文描述了梁鸿与孟光夫妻之间互相尊重、恭敬相处的情景。典故内容:梁鸿是一位品德高尚的隐士,他拒绝了权贵家的提亲,而选择了同县一位长相丑陋但品德贤淑的女子孟光为妻。孟光在...

  • 梁鸿听闻后,便娶她为妻。孟光结婚初期,为了讨丈夫欢心,精心打扮,却遭到梁鸿冷淡。孟光询问原因后,梁鸿表示希望妻子能与他一起过简朴生活,孟光遂改变装束,悉心照料家务,梁鸿这才满意,并称赞她“这才是我的妻子”。3、“举案齐眉”这一成语源于梁鸿与孟光的故事。成语本意是形容夫妻间相互尊敬,但...

  • “梁鸿孟光”是“举案齐眉”的典故,是汉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东汉书生梁鸿读完太学回家务农,与县上孟财主的30岁女儿孟光结婚,婚后他们抛弃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区隐居,后来帮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眉来眼去,夫妻十分恩爱的故事。举案齐眉...

  •  宜美生活妙招 梁鸿孟光具体是什么典故

    典故内容:在隐居期间,梁鸿帮助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给梁鸿送饭时,都会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以此表达对丈夫的尊敬和爱意。夫妻二人之间眼神交流,情感深厚,十分恩爱。寓意:“举案齐眉”后来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敬、十分恩爱。这个典故成为了夫妻和睦、相敬如宾的典范。来源:该典故出自《梁鸿传》...

  •  宜美生活妙招 孟光接了梁鸿案是什么典故

    孟光接了梁鸿案是“举案齐眉”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来源:该典故出自《后汉书·梁鸿传》,原文描述了梁鸿与其妻子孟光之间互相敬重的生活场景。故事背景:梁鸿为人高尚,拒绝了有权势人家的求婚,而孟光虽然外貌不佳但内心贤淑,立志要嫁给像梁鸿这样贤德的人。最终,两人结为夫妻。“举案...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