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相关历史典故如下:成语含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来,这一战术被广泛用于军事策略中,指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重要据点,迫使其放弃原有的进攻计划或撤退。历史典故:在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46 浏览293 2020-05-06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查一查相关资料 。每人讲两个事例,分别?有抛砖引玉、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瞒天过海、釜底抽薪、草船借箭、足智多谋、李代桃僵、围魏救赵、...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期,齐国采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召回攻打赵国的军队,从而使赵国得到解救。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攻击敌人后方的据点,迫使对方的进攻部队撤退的战术。【成语用法】这个成语可以用作谓语、宾语或定语,通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城打援 ...
【成语】围魏救赵围魏救赵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齐军进攻魏国。庞涓得知消息后,从赵国撤军回国。孙膑预先在桂陵设下伏兵。当疲惫的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发动攻击,魏军措手不及,遭受重大损失。齐军取得胜利。这场战役后来被概括为“围魏救赵”这一成语,意指通过进攻敌人的关键点或相关利益所在,迫使敌人撤退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