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相关历史典故如下:成语含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来,这一战术被广泛用于军事策略中,指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或重要据点,迫使其放弃原有的进攻计划或撤退。历史典故:在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46 浏览293 2020-05-06历史上有许多运用谋略取得胜利的故事,查一查相关资料 。每人讲两个事例,分别?有抛砖引玉、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瞒天过海、釜底抽薪、草船借箭、足智多谋、李代桃僵、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原意:原指在战国时期,齐军采用围攻魏国都城大梁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的部队,从而使赵国得救。战术含义:特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简单来说,就是用包抄敌人后方的方式来迫使其撤兵。策略智慧: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体...
所以围魏救赵这个成语的寓意,就是指在支援自己一方的时候,不直接冲进去,而是选择绕路包抄敌人的大本营。迫使对方放弃攻打己方另外一支军队的想法,既能够有效的让敌人退兵,还不折损太多。
【解释】: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成语故事】:战国时,魏国大将庞涓率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救赵。田忌准备与魏军主力交锋,孙膑却说:现在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