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的典故,讲的是什么故事?

是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
采薇的典故,讲的是什么故事?
是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
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不过鲁迅把他们用在小说中不是取他们的骨气,而是用他们的不知变通来讽刺世人,他们认为周攻入商灭了纣王是改了文王的规矩,便决定不吃周家的粮食而去山上采薇草吃,最后知道薇草也是周朝的,便也不吃,直至饿死。

扩展资料:
采薇的思想:
《采薇》体现了鲁迅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古代忠臣形象的全新价值判断.通过对历史人物伯夷与叔齐的“故事新编”,鲁迅对“骨气”、“忠诚”的定义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鲁迅用自己的怀疑、否定的眼光剥落了伯夷、叔齐神圣的外衣,还原了他们精神的无价值.鲁迅在这篇作品中直指中国国民性弱点的又一实质:善于转化矛盾,以求自保;避重趋轻,苟且偷生。
参考资料:采薇的思想-百度百科
2022-09-1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6:16: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是伯夷叔齐的典故,伯夷叔齐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采摘薇菜充饥,最后饿死在首阳山。鲁迅《故事新编》里的《采薇》: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取材于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的故事。小说《采薇》中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很明显是以他们为原型...

  •  袖籽歌 采薇是个什么典故啊?

    “采薇”这个典故出自《小雅·采薇》。《史记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采薇》是一首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

  •  生活大师小杜 野望和南安军中的采薇有何不同

    《野望》中的“采薇”表达了作者隐居不仕,向先贤寻求慰藉的情感。这个“采薇”的意象,借用了《诗经》中的典故,表现了作者对于缺少知音的孤独感受。而《南安军》中的“采薇”则表达了作者饿死殉国,发誓决不投降的情感。这个“采薇”的意象,是文天祥引用了商末伯夷叔齐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最终采...

  •  百度网友8bbf144 伯夷、叔齐采薇是怎么个典故?

    采薇,说的是伯夷和叔齐,因为周武王灭了他们的孤竹国,他们不愿意接受周王的统治,不食周黍,最后饿死在首阳山的故事。采薇就是采野菜充饥。薇是一种野菜。 《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开门远望,(只见)黄...

  •  唔哩生活 采薇的典故是什么?

    采薇的典故源自伯夷叔齐的故事,他们是商朝末年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当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后,伯夷叔齐为了表示对旧朝的忠诚,决定不再食用周朝的粮食。他们来到首阳山,以采摘薇菜为生,最终因饥饿而死。鲁迅在1935年的作品《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文中,采用了伯夷叔齐的故事作为背景。小说中的主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