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抗金是指什么典故?

公元1140年的颖昌府大战中,岳家军与金军血战几十个回合,战士都成了血人,战马成了血马,但岳家军抱着死守勿去的决心,顽强周守,终于扭转了战局,杀死了金朝统帅金兀术的女婿,捉拿上将夏金吾,使金兀术连连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曾预言,如果中原各路大军妥善部署,互相配合,他的这支...
岳飞抗金是指什么典故?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年)应募入伍,因作战勇敢,很快升到留守司统制。金兵南下时,岳飞的上司降敌,兵将溃败,岳飞却坚持抗敌,屡败金军。
岳飞带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是南宋对金作战的主力和中坚。岳家军以训练严格、赏罚公正、号令严明而闻名。公元1140年的颖昌府大战中,岳家军与金军血战几十个回合,战士都成了血人,战马成了血马,但岳家军抱着死守勿去的决心,顽强周守,终于扭转了战局,杀死了金朝统帅金兀术的女婿,捉拿上将夏金吾,使金兀术连连惊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曾预言,如果中原各路大军妥善部署,互相配合,他的这支岳家军就可以勇往直前,完成恢复中原大业的使命。
但正当岳家军士气高昂,收复失地的时候,宋高宗和秦桧却急于求和,害怕岳飞继续进攻,下令将各方部队陆续拨回,逼迫岳飞班师。秦桧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39岁。
2018-10-2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8 00:26: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该典故是岳飞抗金。金兵见到岳家兵一战即败是指南宋时期的岳飞抗金的故事。据说,在一次战斗中,金兵看到了岳家军走过来,金兵一看到岳家军的阵势和气势,就被吓得直接逃跑。这个故事后来被传为佳话,成为了人们口中常说的:金兵见到岳家兵一战即败。这个典故表现了岳飞和岳家军的勇猛和战斗力,以及...

  • 岳飞的抗金事迹在后来的历史上被广为传颂,并且成为了许多典故的来源。其中最著名的典故是《岳飞传》中的“精忠报国”故事。故事讲述了岳飞为了报效国家,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忠诚,最终壮烈牺牲的故事。这个典故表达了岳飞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众多忠诚奉献的代表之一。岳飞的抗金事迹也对后...

  •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宣和四年(1122年)应募入伍,因作战勇敢,很快升到留守司统制。金兵南下时,岳飞的上司降敌,兵将溃败,岳飞却坚持抗敌,屡败金军。岳飞带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是南宋对金作战的主力和中坚。岳家军以训练严格、赏罚公正、号令严明而闻名。公元1140年的颖...

  •  文暄生活科普 “十二金牌”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十二金牌”是由岳飞抗金的典故得来的。具体故事如下:背景:南宋时期,金政权占领北方,国家处于分裂动荡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此时,主战派强烈要求抗金,而投降派则希望通过求和来维持现状。岳飞抗金:岳飞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率领抗金部队多次取得胜利,并请求渡黄河收复失地。金牌召回:然而,宋高...

  •  文暄生活科普 “十二金牌”是由什么故事得来的?

    岳飞坚决抗金。秦桧为逼岳飞班师,一日之内向岳飞发去十二道金牌。岳飞只得回京,临走时泪流满面。“十二金牌”源自岳飞抗金的典故,代指危急时刻下的不容更改的强硬命令。岳飞的坚决抗金和被迫班师,展现了他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的英勇斗争精神。后人用此典故,表达了对岳飞的敬仰和对投降派的谴责。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