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

出自宋代 陆游 的《 沈园二首·其一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原文: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
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
出自宋代 陆游 的《 沈园二首·其一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原文: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当年诗人已经75岁高龄,但依然对年少的爱情念念不忘。尤其是心中美人河水池中的倒影,一字“惊鸿”,可以看得出陆游心中的不舍,心中的刻骨铭心,心中对往昔的怀恋。

显然,这个“惊鸿”这个词之所以美,就因为其如鸿雁一般翩然逝去。鸿雁在古诗词古文当中有着丰厚的意蕴:春去秋来,鸿雁南飞北归代表了诗人的旅途和思乡;遥望苍空,鸿雁成双成对,那是诉说诗人的孤独;期待传书,那是诗人们对鸿雁掠过天边的向往,总渴望它们能带来远方亲人与朋友的口信。
2021-11-2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7 10:14: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曹植的《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句。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来源:“惊鸿”一词直接来源于曹植的《洛神赋》,用以形容洛神之美,如同轻盈疾飞的鸿雁。含义:“翩若惊鸿”中的“翩”字描绘了鸟儿轻盈疾飞的样子,而“惊鸿”则特指这种优雅、轻快的姿态...

  •  校易搜全知道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一词出自曹植《洛神赋》的“翩若惊鸿”。“翩”字是说鸟儿轻盈疾飞的样子,在塘畔河边捕虫捉鱼之鸿,用翅膀奋力拍打,以防自身掉落水中。嬉水疾飞即称“翩翩”。将美女轻盈体态喻作翩翩疾飞的嬉水之鸿,使人顿觉新鲜惬意,美不胜收,于是出现“惊鸿”一词。《沈园二首·...

  •  翡希信息咨询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其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故事。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故事:陆游与表妹唐婉青梅竹马,两人早早步入婚姻殿堂。然而,由于陆游母亲的反对,两人被迫离婚,唐婉被迫改嫁。沈园相遇:几年后,陆游与唐婉在沈园偶遇。这次相遇激发了陆游内心深处的情感,他写下了...

  • 陆游沈园二首中惊鸿的典故出自表妹唐婉。陆游和表妹唐婉两人青梅竹马,早早步入婚姻殿堂。可惜老母从中作梗,两人被迫离婚,唐婉被迫改嫁。几年后两人沈园相遇,两首《钗头凤》流传后世,也间接导致唐婉的郁郁而终。几十年后,75岁陆游又一次来到沈园,想起昔日往事,更想起昔日爱人的美丽身影,一句“曾是...

  • 出自宋代 陆游 的《 沈园二首·其一 》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原文: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这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沈园二首·其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