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与北海若》故事梗概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灌注到了黄河,径直流畅的水加宽,两岸与河中只见沙洲,连牛马都分不清。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神改变自己先前洋洋得意...
河伯观海,是出自何典故?
出自《庄子·外篇》——《秋水》篇中的《河伯与北海若》。
《河伯与北海若》故事梗概
秋天的雨水应时而来,众多大川、小溪的水都灌注到了黄河,径直流畅的水加宽,两岸与河中只见沙洲,连牛马都分不清。于是河神欣然自得、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壮美都聚集在自己身上。
他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神改变自己先前洋洋得意的脸色,抬头仰视着海神叹息着说:“俗语说,‘听了上百条的道理,认为天下谁都不如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而且我曾听说有人认为孔子的学问少而且看轻伯夷的义行,起初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到您这难以穷尽的样子,我要是不到您这里来就危险了。我将长久地被懂得大道理的人耻笑。”
扩展资料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仅存《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秋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河伯与海若
2019-12-24
河伯观海出自战国庄子的《庄子·外篇》,《秋水》篇。
战国时期庄周写下了一部辞藻瑰丽、想象奇特的书,名为《庄子》。里面有一篇题目为《秋水》的寓言,讲了河伯观海的故事。河伯是黄河之神,掌管着这里的一切。有一年秋天,许许多多的大川小河都按时一齐注入了黄河。黄河开始涨水,原来很窄的河面,一下子变的宽阔起来。日夜东流的黄河水,浊浪滔滔、水汽翻腾。于是,河伯开始得意起来,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这里。
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打算去别处走一走,顺便炫耀一下自己。去哪里呢?向西要逆水而行,河伯才不愿费这个力气呢,干脆,顺流东下吧,又快又好还不费劲。于是,河伯就懒洋洋地浮在黄河的水面上。他怕晒,把身子埋到水里,水面上只露出个小脑袋,脸向着东方,眯着两眼看着两岸的美景,一路顺水漂下,一直来到北海。
河伯睁开双眼一看,只见海水浩浩荡荡,四面八方都看不到尽头。见此情景,河伯感到自己和大海相比,真是既渺小又自大,心里非常惭愧。不过河伯是一个有勇气承认自己不足的人。他仰着头,谦逊地对一个叫海若的海神说:“人们常说的那种自认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呀。我真该感谢大海对我的教育。”从此,回到黄河后,河伯总是谦虚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时时改进自己的不足,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扩展资料: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这个长长的对话根据所问所答的内容,又可分成七个片断,至“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是第一个片断,写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对比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说明了认识事物的相对性观点。
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穷至大之域”是第二个片断,以确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极其不易,说明认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总体的无穷性所影响。至“约分之至也”是第三个片断,紧承前一对话,进一步说明认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论”,“意”不能“察”。
至“小大之家”是第四个片断,从事物的相对性出发,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贵贱都不是绝对的,因而最终是不应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将自化”是第五个片断,从“万物一齐”、“道无终始”的观点出发,指出人们认知外物必将无所作为,只能等待它们的“自化”。
至“反要而语极”是第六个片断,透过为什么要看重“道”的谈话,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晓事理,就能认识事物的变化规律。至“是谓反其真”是第七个片断,即河神与海神谈话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返归本真的主张,即不以人为毁灭天然,把“自化”的观点又推进了一步。
后一部分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网——啊呀呀海洋王国 “河伯观海”是怎么一回事?
百度百科——庄子·秋水
2019-12-24
秋天到了。接连下了几天的雨,河水的水位也跟着上涨。大大小小的河流泛起激流,一
直灌注到黄河里去。黄河于是波涛汹涌,浩瀚澎湃,如同万马奔腾。飞涨的水位超出原
来的河道,使黄河加宽了不少。在岸边向对岸、向河中的小洲眺望,连陆地上牛马这么
大的家伙都看不清楚!
于是,河伯可高兴啦,觉得天下的至美都在他一身,他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的集大成者
,再也没有比自己更加气势雄浑的了。他乘势东游,要去跟大海一较高低。
河伯一路东进,卷着滔滔大浪冲进渤海。啊?这是个什么所在?!他竭力向东瞭望,只
见海天一片,茫茫无际,不知有几千里那么辽远。自己一路叫嚣着、张狂着,多么不可
一世;可是看看大海呢,那么平静安详,却不知比自己深邃宽广多少倍!
河伯凄凉地望着海洋,对海神说:“老兄!有句俗话说,‘道理听了一百遭,谁都不如
自己高’,这大概就是说我的吧!以前我听说,有种自以为是的人,他们小看孔子的见
闻,鄙视伯夷的行动,我还老觉得这种人可笑。可是我自己又做得怎么样呢?今天幸亏
能到你这里来,看到了你的博大胸怀无穷无尽。如果不是遇见你,我自己恐怕还要继续
当那种无知狂徒,继续被天下懂得大道的人们耻笑呢!”
匡章谓惠子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倒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
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公取之代乎?其不与?施取代之。子头,所重也;
石,所轻也。击其所轻以免其所重,岂不可哉!”匡章曰:“齐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
攻击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今可以王齐王
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何为不为?”——《吕氏春秋·爱类》2013-11-04
《庄子·秋水》2013-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