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典故话题讨论。解读文学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文学典故,请参与文学典故话题讨论。
文学典故话题已于 2025-09-11 03:28:15 更新
十大文学典故包括:倾国倾城:源自汉武帝时期,李延年作歌赞美其妹美貌绝伦,后被武帝纳入后宫,成为深受宠幸的李夫人。此典故用以形容女子美貌至极。破镜重圆: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在国亡之际,破铜镜为二,各执一半,相约他年重逢。后二人果然团聚,此典故用以比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高山...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九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莼鲈之脍:指家乡的风味。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张翰因秋风起,思念吴中的菰菜、莼羹、鲈鱼脍,因此辞官归隐。后来,人们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辞第:典故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辞去了君王赏赐的宅第。这表现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将风度和以国家为重...
【国学文化】十五个经典的文学典故 1 高山流水 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也指乐曲绝妙。
文学作品中的著名典故包括以下几个:东施效颦:来源:《庄子·天运》内容:东施模仿西施捧心皱眉的样子,却变得更丑。寓意:告诫人们不要盲目模仿他人,要保持自我和本色。邯郸学步:来源:《庄子·秋水》内容:燕国年轻人去邯郸学走路,结果没学会还忘了原来的走法,最后爬着回去。寓意:提醒在学习和模仿...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人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韩凭、萧何、诸葛亮等名字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诗句,也常常包含典故。例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里的"东风"与"周郎"、"二乔"皆出自《三国演义》,指的是赤壁之战中的东风助周瑜大胜曹操,而二乔则是曹操的...
送别友人的典故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例子:1. 长亭送别 典故来源:虽然常将长亭与送别联系,但“长亭送别”这一具体表述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诗,而是文化习俗与文学意象的结合。长亭在古代常作为送别的地点,象征着离别的开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但...
宋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 ”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59 秦晋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联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 ”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60 琴瑟 比喻夫妻感情和谐,《诗经》「 ”窈窕淑女,...
“梦笔生花”这个典故,用来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如张孝祥的《鹧鸪天》中所写:“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虽然梦境的具体含义难以捉摸,但这些故事无疑给后人带来了丰富的文学想象空间。这些典故不仅增添了文学的魅力,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文学创作的憧憬与追求。无论是梦笔生花还是江郎才尽...
来历:潘安,即潘岳,是西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典故:他因容貌俊美而被后世誉为古代美男子,无数文人墨客曾赞美他的外貌。“貌似潘安”即形容男子外貌极为俊美。情如宋玉:来历: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文学家。典故:他的作品情感丰富,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爱情的深深向往和执着。后人传颂他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