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的典故话题讨论。解读酒的典故知识,想了解学习酒的典故,请参与酒的典故话题讨论。
酒的典故话题已于 2025-09-12 04:00:49 更新
1. 醉打金枝:唐朝名将郭子仪之子郭暧在家宴后,借酒壮胆痛打升平公主的故事。2. 贵妃醉酒:杨贵妃在花前月下独饮,醉后表演了一场舞蹈。3. 杜康美酒醉刘伶:西晋刘伶喜欢在大道上裸奔,自称以天为衣被,以地为床第。4. 东晋新亭会:北方士家大族南渡后,在新亭饮宴,感怀中原落入夷手,一时家国...
十个关于酒的历史典故如下:1、饮中八仙长安会2、杯酒释兵权3、鸿门宴4、东晋新亭会5、乾隆千叟宴6、煮酒论英雄7、三国江东群英会8、杜康美酒醉刘伶9、贵妃醉酒10、醉打金枝 典故内容:典故一:饮中八仙长安会 盛唐时期,文风浓厚,各种酒会盛行。当时诗仙李白、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进、左相李适之、...
农夫于是在缸上做了个记号,写了个“酉”字,并点了三个点,以此来纪念那三位给缸内滴血的人。这就是“酒”字的由来。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从“酒”字中看到这段历史的痕迹。二、酒的典故 除了上述关于酒起源的传说外,酒还与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紧密相连,形成了丰富的典故。在中国历史上,酒...
7、杜康造酒醉刘伶:传说杜康造酒后,第一个品尝到的就是刘伶,刘伶饮后大醉三年,留下了杜康造酒醉刘伶的典故。8、李清照少女时代的斗酒诗:李清照少女时代和朋友斗酒时写下的《如梦令》,描述了自己因饮酒而陶醉的感受。9、文君当垆: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后,在成都卖酒为生,成为佳话。10、鸿门宴...
中国古代与酒相关的典故有以下几个:1. 以茶代酒 典故由来:公元252年,三国东吴孙皓即位后,变得专横残暴、终日沉浸于酒色荒淫之中。他常设酒宴并要求群臣作陪,且规定每人以七升为限,必须见底。群臣中韦曜酒量只有二升,孙皓因其是父亲孙和的老师而格外照顾,看他喝不动时便悄悄换上茶,让他“以...
十个关于酒的历史典故如下:1、鲁酒薄而邯郸围 说的是楚宣王会见诸候,鲁国恭公后到并且酒礼很淡薄,楚宣王甚怒。恭公说,我是周公之后,勋在王室,给你送酒已经是有失礼节和身份的事了,你还指责酒薄,不要太过份了。然后不辞而归。2、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
酒的典故如下:1、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董卓的先锋华雄连斩了诸侯的几员大将,诸侯们束手无策。关羽主动请缨去战华雄,曹操于是给关羽温酒壮行,关羽没喝,提刀便出,不一会提着华雄人头回来,其酒尚温。2、鸿门宴:秦朝末年,项羽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
一、饮中八仙长安会 在盛唐时期,文人雅士相聚饮酒成风。诗人李白、贺知章、汝阳王李进、左相李适之、书法家张旭、崔宗之、苏晋、焦遂等八人,因共同的饮酒爱好而相聚一堂,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记录了这次宴会的盛况。二、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著名的酒局,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赵匡胤在...
以下是改写并纠正后的十个关于酒的历史典故:1. “鲁酒薄而邯郸围”:楚宣王宴请诸侯时,鲁国恭公迟到且酒礼不周,楚宣王因此大怒。恭公辩解称,作为周公的后代,本应有所尊崇,已尽礼数,不应再咎。他未告辞即离席,引发了一场小误会。2. 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提到:“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味着...
1. "竹林七贤"是指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以放旷不羁而著称,常在竹林中聚会,豪歌畅饮。2. 刘伶是其中最著名的酒徒。他自称“天脊汪纤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晋书·刘伶传》记载刘伶常携酒壶,乘鹿车出游,边走边饮,身后随一人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