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典故的诗话题讨论。解读阮籍典故的诗知识,想了解学习阮籍典故的诗,请参与阮籍典故的诗话题讨论。
阮籍典故的诗话题已于 2025-05-24 08:07:20 更新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栖逸》。阮籍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深受后人敬仰。关于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世说新语·栖逸》中的记载。一、《世说新语》的记载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阮籍字嗣宗,是竹林七贤之一,也是咏怀诗的代表诗人,他的作品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咏怀诗》塑造了一个悲愤诗人的艺术形象,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阮籍平生有两大爱好:喝酒和驾车,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为世人所熟知。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 阮籍穷途之哭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著名的典故。...
1. 阮籍醉卧河边 这个典故源自于东晋末年诗人阮籍的故事。据传,阮籍放浪形骸,好酒贪欢,有一次他喝醉后躺在河边的船上入睡,东风吹来,船漂到了对岸。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来到陌生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回家。他在陌生的地方流浪了很久,最后无奈之下,只能将自己的境遇写成了一篇名为《与诸小贱...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 *** 自勉之意.“猖狂”与今义有所不同,今指狂妄放肆,气势汹汹.这里...
青眼:用晋阮籍青白眼典故。《世说新语·简傲》注引《晋百官名》说阮籍不拘礼敬,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赍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阮籍《咏怀.其五》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年轻率出任的悔恨之情、失路之悲。作者借用这个典故,表达自己失路的后悔。在这首诗中,他看着那政治的中心犹豫着要不要出任,那里可是比太行道还要凶险呐!在古诗中,太行山被赋予世途艰险的意象。
颜延之的《阮步兵》确实运用了史传中关于阮籍的记载。具体来说:阮籍的身份与性格:诗中“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一句,描绘了阮籍虽表面沉沦,但内心识见精密、洞察世事的性格特征,这符合史传中对阮籍喜怒不形于色,但内心清醒的记载。阮籍的饮酒与作诗:“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两句,通过“...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魏晋]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2《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魏晋]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
然而,在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他引用了这个典故,却给出了不同的解读。王勃认为,阮籍的“猖狂”并非出于对世事的绝望,而是他个性的一种独特表现,是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叛和抗争。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阮籍个人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揭示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普遍心态。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